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三峽人文藝術之旅
畫遊三峽 撫今念昔
三峽變了,變得繁榮,也變得山水失色,
尤其對照過畫家李梅樹的畫作後,你將發現三峽早已今非昔比,
那麼,三峽還有什麼令旅人流連的?
人文與藝術,是它最大的寶藏。
鍾文音|自由時報/休閒旅遊∣1998年11月26日
  三峽舊名三角湧,也就是說三溪會合,波濤洶湧之意。三,是指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峽,意指山地和平原交接而成的地形。

  有溪水,有平原,可想而知三峽早昔之美,和其優越的地理條件。

  便利的河運曾使三峽成為當時北台灣的重要內陸船運碼頭及物資集散中心。興盛時期的三峽,街上一片昇平,布商、茶行集結如織,樟腦香飄散在紅瓦內,鳥群棲息在屋樑上…,小孩哭鬧喧囂,少女巧笑倩兮,持家的女人們成排地在溪畔上浣衣,東家長西家短。

  這些畫面當然早已成了雲煙。

  所幸,三峽出了個台灣重量級的前輩畫家:李梅樹,三峽的風景,三峽人的樣貌,三峽的經典地標,凝結在李梅樹的畫裡,成了台灣人的藝術瑰寶。

  只是,透過李梅樹的畫作,我們也才明瞭消失的風景再不復返,殘山剩水的遽變景觀成了旅人的痛。那麼,三峽在歷經滄桑後,還剩下什麼?

  答案是人文和藝術作品是它最後的防線。

《人文藝術遊第一站》:李梅樹紀念館
畫中有畫 鄉土情濃

  李梅樹是三峽土生土長的前輩畫家(一九O二∼一九八三),他以寫實路線來擁抱台灣鄉土之美,為風景、人文留下歲月的不朽印記。

  來三峽沒有到李梅樹紀念館,等於沒有看到三峽的精髓。李梅樹紀念館位於中華路上,紀念館委身於一棟大廈的一樓內,地點不佳殊為可惜,然而以民間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到此程度,實是誠心感人。因為李梅樹的畫作如今在蘇富比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格皆有千萬元以上之譜,若是後代子孫為了錢想賣畫,那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誠如李梅樹的么兒李景文所言,「賣完畫,那民眾還能看什麼?」問他為何不交給官方美術館保管呢?他直言說,美術館館長會換,而每一任館長對於畫作尊重的態度不同。

  不過,我可以體會做兒子的對於父親藝術心血的心情,那是一種眷戀和不捨吧。

  進入美術紀念館,等於走入一趟時光人文藝術之旅。

  首先你會見到畫家的銅像在訴說著他對鄉土的堅持,表情有些凝重。然後隨著李景文的導覽,最先看到的是畫家日據時代的學生證等物件,畫家用的筆,日據時代的學生制服……等。

  穿過文物,眼睛一亮,李梅樹的油畫在昏黃的燈光下,頓時讓四周沉寂了下來,觀者直接用心靈和畫家神交,遊走三峽的經典風景,三峽橋、三峽的林澗一隅、河邊浣衣婦女、三峽人的衣著風土等。

  李景文為了吸引觀者的注意,他的導覽試圖在鄉土語彙裡帶點詼諧。早期的李梅樹作品,在靜物上可以肴到他受塞尚的影響:在風土的構圖和光線上,受到米勒的影響(如《黃昏》一圖)。

  最特別的是李梅樹對人物的處理,他運用了「畫中有畫」的方式,也就是人物畫的背景上也有圖畫,背景成了景深,使得畫面的空間遠近有層次感。

  將東力的寫意感性融合了西方寫實繪畫的光影與空間,構圖一絲不苟,感情極為細膩。

  欣賞李梅樹的早晚期畫作系列,也等於粗略地上了美術史一課。而有別於其他美術館的另一作法是:現實的照片和畫作對照展覽。「為了讓人們看到現代人對於風景人文的破壞,藉著美術作品讓人了解過去這裡是多麼美啊。」李景文在導覽中最常指著圖片問參觀者:「你喜歡以前的三峽還是現在的三峽?」只見參觀者皆異口同聲地說:「以前。」

  無可奈何的是,消失的風景就此一去不復回。

  美術館是個活教材,非常適合學生和親子遊來此做知性之旅。

  末了,李景文感觸良深地說,有一次幾個學生來到紀念館門口,一見到要收門票五十元就又折返了。他覺得五十元其實只是用來支付館內的清潔費、維護費而已,他不懂為什麼有些人會捨不得花這個錢來進入藝術的殿堂呢?

《人文藝術遊第二站》:祖師廟
展現寺廟雕刻之美

  今天人們提起三峽的祖師廟,一定會聯想起前輩畫家李梅樹的名字。

  可以說三峽祖師廟的可貴,正是因為注入了畫家全程參與的藝術理念,李梅樹花了三十六年之久的歲月帶領一群藝術匠師,不顧褒貶地將一刀一筆的熱情,注入這座民間的信仰中心,展現了宗教藝術雕琢之美。

  穿過粗糙浮誇的三峽新橋,橋上的地攤小販們對於藝術可不管,他們只管荷包飽不飽。以至於整個風景區零亂,站在橋上正好可以見到三峽的地標:三峽橋,橋上多了些奇怪顏色的水管,至於三峽溪泥沙淤積,婦女浣衣的畫面自是成了一則傳奇了。

  祖師廟前廣場是典型的台灣小鎮畫面,大樹下有營生的人,烤香腸的,打彈珠的,賈麻糬的。

  也有許多人是抱著對祖師廟的景仰而來的。

  如何欣賞祖師廟?

  入門可先從大格局來觀看,整座祖師廟是以木為頂,以石為基的建築,採五門三殿式的格局,廟頂層層疊疊,每根脊上有著富麗的裝飾。

  在細部的欣賞上,首先是不可錯過廟中的石刻、石雕、銅雕。牆壁的圖案以民間故事和歷史典故為題,以石材為壁,雕刻的方法有透雕、陰刻和浮雕等。

  祖師廟裡龍柱之多也是其特色,龍柱的雕刻細膩繁複,展現了民間藝術的極致。其中柱子的基底弧面上刻了許多的吉祥圖形,螃蟹、雙魚等,螃蟹有「及第」之意,雙魚則取「餘」的諧音。

  祖師廟內的石材大部分來自於觀音山的觀音石,極為耐看。可惜的是靠近香爐旁的龍柱在香客持香的煙燻下,色澤已暗,以至於雕刻的線條已日漸失去往日風采。

  內殿的木雕及銅像栩栩如生,其中又以三川殿內的「結網」屋頂最值得一看。結合了中國建築斗拱塔接的特色,即不用一根釘子;並運用了西洋教堂層層景深的手法,使得整個空間的靜肅氣氛不可言喻。

  祖師廟的藝術構成和廟外的小鎮喧鬧成了一種對比氣氛,民間藝術品還得靠參觀者的維護才行。

《人文藝術遊第三站》:民權老街
舊情淡 遺憾深

  從祖師廟往前走,就是三峽老街-民權街。

  遊走老街,心情跌宕,一方面深感老街建築日漸頹圯的驚懼,一方面遺憾有關單位缺乏具體方案來保留這些刻畫著美麗歲痕的古厝。

  所以在老街可以見到多種雜沓的現象,一邊是房子倒了,一邊是在起高樓。想維持原樣的建築即便主人有心也使不上力,因為只要更新就是對舊的破壞。

  即便如此,老街的房子在某些局部上,仍然讓人驚豔。好比木門上的門把,老磚塊堆成的圓柱子,荷蘭式的窗門,牆上的石雕花紋,…空間在人車爭道的壅塞狀態下,流盪著一股濃濃的舊時情調。

  過去這條街是染布的中心,意識出入光陰,可以遐想的是當年樓下人家,染著布匹,交談著話語,生活持家的況味是飽滿的,宛如人們可以自此陶然共忘機地一直過下去。連不遠處約三峽舊鎮公所的建築、三峽國小的成排樹蔭,都讓人感到舊時人生活的情趣橫生。

  如今時移的腳步如此之快,舊社會緩慢的節奏自是再也留不住了,然而走訪老街的感想是,我們想要追討回來的並不只是老街保存的形式而已。

  重要的是回歸長久以來我們所忽略的生活美學,喚醒生活美學之心,如此這趟藝文之旅也才有了真實的意義吧?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