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遊必有方
古宅不禁歲月摧 三峽老街任頹廢
在古蹟保護法的規範下 任何古蹟都不得任意改建或翻修
卻成為當事人是否同意列入古蹟的爭論焦點 使得三峽老街至今仍無法定位
廖必細|台灣日報/台灣風情∣1998年4月12日
  古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資產,照道理說,自己的宅第、當地的街景、寺廟一旦被列入古蹟,原來的所有人應該會有「與有榮焉」的榮譽感。想當然耳,保護它都猶恐來不及了,當然更不會刻意去破壞或反對被列入古蹟行列才對。

  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這個樣子,列名古蹟的對象不論是古厝、老街或寺廟,在古蹟保護法的規範下,為維護古蹟的特性,在沒有經過核准並且在專家規劃及維護下,任何古蹟都不得任意改建或翻修。這樣的限制,站在保存古蹟的立場原無可厚非,不過卻成為當事人是否同意列入古蹟的爭論焦點;原因無他,除了舊的宅第古蹟有安全顧慮外,最大的癥結就在於利益衝突了。

  能夠名列古蹟的建物,在舊社會裡,大都位於人文薈萃的繁華地點。經過數百年的變遷,昔時的繁華縱然不再或褪色,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不斷的浮現其稀少性,使得古蹟即使不在交通要衝,在「有土斯有財」的原則下,價值不菲。在經濟利益衝突下,雖經專家評定具有古蹟的身價,值得保存之後,卻往往受到當事者的阻擾而橫生枝節,因而使得古蹟的保存與維護更倍感艱辛。

  例如台北市的迪化街是大稻埕興衰的歷史見證,擁有許多具有特色的街屋建築,台北市政府擬將迪化街規劃為古蹟街加以保存。一旦列入古蹟保護,勢必影響迪化街的發展,因而引來各種聲音,造成規劃與執行上的困擾;將來能否如願的成為古蹟,讓後世子孫品讀,還是未知數。

  同樣的三峽那條二百多公尺長具有閩南風格的老街,雖然在八十年就被內政部評定列為三級國家古蹟,但是為了是否適宜當古蹟來保存,在居民的反對下就一直喧騰不已,一時間正反意見紛歧,到了八十二年被解除古蹟,隨後列為「文化保存區」,最後改為住宅區。其間曾發生年久失修的民宅倒塌的情形。去年以來,三峽老街存廢的問題,再度浮顯出來,甚至有付諸公投之議,老街興隆宮更以安全考量為由,於八十七年九月三日拆除三棟老宅騎樓立面改建,而引起當地三峽里里長蘇錦文等五戶住宅,同樣以安全考量為由,於當月六日自行拆除老騎樓立面的骨牌效應,後來在文建會為搶救三峽老街而與當地居民召開的第三次協調會,再度呼籲當地居民不要再自行拆除,否則已拆除戶將來領不到獎勵補償之後,才緩和老街自行拆除的行動。可是日前三峽老街又有街屋禁不起歲月的摧毀而倒塌,三峽老街的存廢,又再度成為媒體的焦點,看來這場古蹟的保存與否,有賴當局拿出大智大慧和大氣魄來解決才行。

  漢人開發台北盆地是近二百多年的事,在漢人入墾台北盆地之前的三千多年間,整個台北盆地都是平埔族活動的天地,而當時生活在三峽一帶就是平埔族中的「雷朗族」。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才陸續有來自大陸的漢人到三峽地區來墾拓,其中以來自福建安溪的移民為最多。

  中國人安土重遷,同時相當懷舊,福建安溪的原鄉多丘陵,來台北盆地開發的安溪人,自然的會去選擇與家鄉多山丘的地理特質相近的地方落腳,作為開墾的目標。此外,渡海來台的安溪人和來自漳、泉等地的移民相較,人數趨於劣勢,在當時地域觀念濃厚的時代裡,自然無法在新莊、艋舺或大稻埕等精華區落籍,只好退守到三峽這些山邊丘陵地發展;來此的安溪人同時引進原鄉的信仰,並且把種茶作為營生的事業;所以說初期開發三峽的漢人以安溪人為主。

  乾隆五十七年,清朝開放淡水河口的八里坌港與福建的五虎門、蚶江口對渡,打開了北台灣的經濟繁榮。當時淡水河沿岸直到大溪,溪廣水深,舟船可以由淡水河口,溯淡水河而上,經大稻埕、艋舺,轉大漢溪來到過三峽,直通大溪;此時的艋舺已經發展成一個繁榮的貿易河港。而位於大漢溪流域的三峽,拜水利之便,加上本身擁有茶葉、樟腦、煤等山產之富,自然成為出產的集散地,而在三峽溪畔的一棟棟街屋,隨著河港的建立、貿易的輸出,很快發展成一個繁榮的市街。象徵地方勢力與繁榮的信仰中心的清水祖師廟和宰樞廟,也在溪畔港邊建造起來;使三峽走進輝煌的黃金歲月裡。三峽的山產之富,固然是她繁榮興盛的原因,然而由於三峽附近山區裡,盛產一種製造染料的菁樹,使得三峽不但得地利之便,更因顏料供給之利而得以染業崛起於北台灣,菁樹無疑的是三峽走進繁榮的大功臣。

  菁樹是一種天然的染料,經過萃取之後可作為印染衣料的顏料,在人工合成染料尚未問世之前,由菁樹植物萃取的藍靛是布匹主要的染料之一。當時的三峽市街濱臨三峽溪,當地的染坊就以既有的菁樹來萃取染料,以當地所產的染料來染印布匹,布匹經過煮、浸等染布過程之後,還利用三峽溪的溪水和河岸來滌洗和曝曬布料。再進行繃蹍的手續,整個染布程序一氣呵成,因而使得當時三峽的染業特別蓬勃發展,不但能為下游港埠運來的布匹染色,更製成藍靛銷往大陸內地的廈門、福建以及上海等地,三峽儼然成為北台灣染業的重鎮。直到日據晚期,中國的傳統服飾受到西式、日式等服飾的衝擊而逐漸式微,西服、和服紛紛取代了中國服飾,才結束三峽染業的黃金歲月。

李梅樹

  三峽祖師廟和李梅樹幾乎可以畫上等號,談三峽祖師廟而不談李梅樹,好像失去生命力,失去一股可以流傳的驕傲血液,李梅樹生於一九O二年,死於一九八三年,是台灣第一代的本土畫家,是油畫家、雕塑家、寺廟設計師、民意代表、大學教授、台灣美術運動的推廣者。在李梅樹八十一年的生命裡,完成許多精彩的畫作,主持三峽長福巖祖師廟的重建,留給後人珍貴的藝術資產。即使負責祖師廟重建工作期間,仍抽出時間作畫,故畫作體現與群眾接觸的質樸。

  李梅樹的畫作可分為前期、中期與後期等三個代表時期,前期以本土人物為創作題材,畫風顯示樸實的風貌與意志堅定的情懷,代表作為黃昏;中期為追求本土美學,露台黃昏是代表作;後期採照片式的寫實技法,形體輪廓清晰,光影對照呈強烈的對比,有陽光閃爍的律動,冰果店為其代表作。

  李梅樹的作品,展現強烈的時代氣息,內容充滿寫實性,畫作掌握生命中的愛,最大部分是展現深愛的家人、朋友、同事,或希望的理想形象。靜物、花卉都屬家庭的陳設,風景則以家人出遊為主。

李梅樹美術紀念館

  李梅樹紀念館位於三峽鎮中華路四十三巷十號,占地約一百二十坪,成立於一九九O年,隔長福橋與三峽長福巖祖師廟相對。開放時間幾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全年無休,星期六、日及例假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星期一至星期五歡迎團體參觀,惟請於十天前預約,紀念館不但派員導覽,也導覽祖師廟各項特色,讓遊客充分體驗這座讓三峽充滿驕傲的東方藝術殿堂,每人五十元的導覽費用,李梅樹紀念館總是希望遊客給他較多的時間,俾讓觀眾感受祖師廟一磚一瓦的美與巧,瞭解李梅樹紀念館每幅畫作對鄉土、親人、朋友甚至工作夥伴的愛。

  紀念館相較於祖師廟是另外一種味道,展示李梅樹童年時代的習作到晚年的畫作,李梅樹的手稿、用具、證書、作品、書稿等與李梅樹有關的作品。

  李梅樹繪的每幅畫,都可以讓遊客強烈的感受故鄉的風土人情,特別是畫中的人物隨時可能出現在遊客的面前,是紀念館的主要特色,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李梅樹的後人,這些人也都是李梅樹生前作畫的主要素材,背景是附近的青山麗水,故畫家的感情與畫作的人物,或背景能夠獲得完全融合。

結語

  一九九八年起,國內實施週休二日制,休閒企業正整備迎接廣大的旅遊市場,事實上,休閒活動並不是每項都需高昂的費用,許多有意義又精緻的休閒活動,是不需要花很多預算,端看怎樣安排,三峽絕對是值得考慮的地方,尤其北二高通車後,便捷的交通彷如老街再造工程,為南來北往的旅客帶來知性之旅的好地方。

  特別值得一提的,李梅樹紀念館的義工們,除介紹李梅樹紀念館的作品外,也為遠道的遊客導覽三峽祖師廟。不論安步當車,或信步而行,三峽都有滿足挑剔遊客的本錢。忍不住要對關心文化,愛好旅行的朋友疾呼,盍興乎來!

  全盛時期的三峽,市街主要建在今日的民權街上,也就是當今曾經被指定為古蹟保存又遭解除古蹟身分的三峽老街。

  這條老街日據時代改建的街屋,雖然談不上擁有悠久的歷史,不過從門額、牌匾和招牌上的題字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在這條僅有二百多公尺長的老街上的建築仍以染坊為主,其次才是山產店,由遺留下來染坊林立的景象,我們可以推斷當年染業在三峽是何等風光行業。

  為了染、漂布匹的需要,染坊當然以設在溪畔最為便捷了,民權街上的三峽老街當時就是臨近於三峽溪畔的建築,二、三百年來滄海桑田的變化,使得現今的三峽老街不但距三峽溪有段距離,當年溪廣河深可供舟船往返的三峽溪,現在也僅剩下一條水深不及膝的小溪流而已,這滄海桑田的變化,是何等的鉅大,若非保留下這些遺跡來為歷史作見證的話,想以今鑑古又怎能讓人信服呢!走在三峽老街,欣賞那些彷彿會訴說歷史故事的建築,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呢?有人說古蹟會說話,不是嗎?

  我想老街要是會說話的話,對今日的遭遇,是否也會心有戚戚焉才對!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