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每周書介》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倪再沁著/台灣省立美術館
茲土有情 刻畫李梅樹的藝術成就
作者以現代史的方法 分析李梅樹、同時提出美學見解
黃光男|民生報/讀書周刊∣1997年4月10日
  近年來,研究台灣美術發展,成為一項積極性的活動,更有許多有知覺的年輕學者,投入了這一工作,其中因職份的任務,在美術館服務的專業人員外,便是更為有「自發性」學者的參與。

  在強而有力的目標性指引,以及使命感的驅使,一位企圖心很強、很具理想抱負的美術家、評論家-倪再沁先生,選擇了一位台灣美術運動的健將-李梅樹教授的藝術成就,作為他研究台灣美術史的開始。這是一項很令人震撼的組合,也提供了台灣美術界,在求真求美的完善美學上,有項行動味覺的資訊。

  對於李梅樹教授,筆者感悟很深,他的美術成就,正如台灣美術的面相,具有溫厚典雅的氣質,是他堅守的理念-完整而高貴、認真而入情,應用於教育態度上,則是理想的提昇、與成長的無限。這樣簡要的略寫李梅樹教授,是不足以形容他在藝術上所投注的心力與影響的,倒是看到同受李梅樹教授教過的倪再沁先生,以很多元性與不同角度的評論所寫的一本大作-「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是本很深切研討他藝術創作的書冊。

  作者是個頗具理想性的藝評者,也是很有主見的藝術創作者,曾也是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事實上兼具省思台灣美術環境、與開發美術發展之契機,他的動機與活力,是個很重要的引發前進的動力,其所具的獨到見解,因常受到刺眼的光芒,以致使人看不清他所發現的原相,或許有人以為他的衝力,已超越安置在美術史論的常軌上,但在他的工作中,以李梅樹教授為主題的研究中,對於台灣美術發展史,倪再沁正是以現代史的方法,以史跡、史料作基礎,透過他繪畫創作的經驗,再佐以田野調查,作為他寫作的經度,交集於他自有的美學理論與美術史的認知的緯度,其完成的座標,即在象限上的明確制度,具有一種攝人心肺的力量。

  「茲土有情」一書,表面上是刻劃李梅樹的藝術成就,實際上是在對台灣美術發展史上的講話,尤其是以美術發展的時代性,有共同「語言」的風格,在於「熟悉而實在」、「自然而親切」、「真摯而肅然」、「鮮明而穩定」、「絢麗而古典」,同具環境的感染,李梅樹的形象,倪再沁再三的強調是「透過研究李梅樹的生平與藝術,探索出某些在台灣藝術中,實實在在,展現過的脈絡」。李梅樹教授成為一個美術運動的創作者、生活藝術的實踐者,也是延續美感教育的開拓者。

  藝術表現,在於個性與時代、環境。李梅樹的時代,與台灣社會的發展共有,他的生活,與他藝術創作的題材相合,他踽踽獨行,冷眼旁觀時,對於美術活動的激發,超越他有限的生理生命,是個很具研發的精神力量。而寫出他的內在世界並具開啟美術史新方向研究的藝評者-倪再沁,他的見解,是他面對老畫家-李梅樹教授藝術成就的責任,也是他的成績。

  倪再沁有心有活力、有信心也有行動,在「茲土有情」一書中,看到他炯炯有神的眼光,以及他的再奮發。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