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三峽祖師廟 雜陳兩岸石雕品 引起爭議
藝文界指出引進大陸作品 有違當初注重本土藝術初衷
劉英純|中國時報/北台灣綜合新聞∣1996年6月9日
  被喻為藝術殿堂的三峽鎮清水祖師廟,廟殿內的雕刻,究竟要保持本土藝術家的創作,還是委由大陸藝術家製作,呈兩極的意見。在爭議中,八日下午第一批大陸石雕運抵祖師廟,包括中殿前的龍形圖騰與石柱欄杆。而藝文界人士李景文則指出,這樣的作法已違當初注重發揚本土藝術的理念,日後的祖師廟,可能淪為匠氣十足的地方。

  三峽祖師廟可以說是三峽人的精神象徵,古廟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在民國三十六年間,由地方士紳集資鳩工,重新建立,並請現已仙逝十餘年的三峽籍的李梅樹教授主持,請到許多本土的畫家與雕刻師,為傳統廟宇與雕刻注入生命,各種作品可以說相當精采,在媒體爭相報導後,不少善男信女的募款紛至,使得該廟廟產一時暴增約四億元,土地有數十筆之多。

  由於祖師廟中董事會人士改組未定,而在李梅樹教授去世後,對雕刻藝術的看法,又分為兩大派,一派認為應該選本土的作品,展現南方的風姿,另一派覺得自大陸進口成熟的雕刻作品,比較漂亮與細緻,雙方曾針鋒相對,互指不是。在對峙強烈下,昨天下午,第一批來自大陸的雕刻作品運送到祖師廟,包括龍形圖騰與中殿矮龍柱。

  主張並承辦進口大陸雕刻的李水源說,在中殿做欄杆是安全的考量,來自大陸的雕工細膩,非常好看,而雕工師傅是由台灣去的,放在祖師廟中,將很美觀,而且石材是較硬的青草石,雕師的工資也較為便宜,比祖師廟原本有的雕刻師給一天三千元的工資還划算。

  而東海大學美研所老師倪再沁,在昨日下午看過該批石雕後,表示痛心,並認為在東方藝術殿堂中,再放上與原石雕風格迥異的龍柱,是畫蛇添足,雖然石材比觀音石堅硬,但藝術是該殿堂的生命,像國寶級的李梅樹與黃龜理等人的作品保存,才能顯出祖師廟的精神。

  為了伸張理念,藝術家李景文表示,不排除在祖師廟前舉布條抗議。此種兩極化爭議,是否在主張安裝龍柱人士採取動作時,會有相當對立的動作,值得觀察。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