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藝文專刊
秋季拍賣會 冷颼颼
今年幾場拍賣會成績普遍不理想,慶宜藝術的第一次也慘遭滑鐵盧,
這顯示買家、畫商選擇藝術品漸趨成熟、冷靜。
鄭乃銘|自由時報/藝術文化∣1994年9月26日
  藝術拍賣會在目前台灣藝術市場中扮演什麼角色呢?藝術收藏新鮮人及資深藝術收藏家該如何看待拍賣會或畫商呢?截至目前為止,幾場秋季拍賣會成果不佳後,這些問題再度受到關切。

  新加坡寶藏展將出版的一本雜誌(TRESORS-THE ART OF COLLECTING)中有關「藝術品市場,交易商或是拍賣會?」文章顯示,藝術市場大約在一九七O年代是非常穩定的,交易商從拍賣場買進藝術品,私人顧客再向交易商買藝術品,沒有人吃虧或多付錢,也沒有因資訊不足而買錯東西,即使顧客想從拍賣場買藝術品,也會透過交易商進場競價。但,這層關係到八O年代才開始改變。

  拍賣公司大力鼓動私人買家親自進場競標,再加上拍賣公司提供的信用及融資,愈加助長藝術品價額扶搖直上,使得一些投機份子藉此在拍賣場上「興風作浪」,讓藝術品價額成為大眾媒體界焦點,而不再是藝術作品。

  藝術市場大崩盤,便緊接著來臨,挾著經濟不景氣,九O年代初期藝術品價格反而比起當初競價搶進的價位跌了三分之二。但,這波不景氣擊退投機主義者,使認真的收藏家再回到拍賣場,藝術品不再是短期投機工具,而是適合長期投資的美好事物,它除長期有一定投資報酬外,更可怡情養性。另外,藝術品市場重新回到謹慎型買主懷抱,使得交易商受到重託,為買家建議或代拍好的藝術品。

  從上面的陳述裡,不難想像拍賣會、畫商間的關係,可以載舟亦可覆舟,尤其對整個藝術市場秩序來講。而從國際藝術市場調轉到現階段朝較良性發展觀察,台灣買家其實已慢慢反映出對藝術品較冷靜、理性選擇力,即便是畫商亦是如此,不再像拍賣會剛在台灣舉辦時,畫商為鞏固或巴結現有藝術品行情和畫家,那股在拍賣場舉標的諂媚狀。

  但買家藝術品常識應再加強,對自己有興趣藝術風格多下功夫找資料閱讀,不是一味被拍賣品表相給餵飽,而是加強自己對藝術品選擇力,如此,不管拍賣公司或畫商才會更繼續不斷找好作品供市場吞吐,彼此間才可相互增長藝術涵養。

  歐洲名家畫作在台灣現在藝術市場中,是否真具有它的吞吐量呢?從「慶宜藝術」秋季拍賣會的結果顯示,顯然台灣畫商在此項環節計量上過於一廂情願了。

  在宣告組軍到九月十八日的首度秋拍,「慶宜」備受國內藝術界及拍賣公司注意,因它算是台灣證券界初次跨入藝術商圈一大範例,且背後還有一位知名收藏家張英夫。

  此次秋拍台灣油畫部份,八十件作品賣出五十九件,流標二十一件,交易總數是三千五百三十一萬,成交率百分之七十四,成果差強人意。最令「慶宜」扼腕的是歐洲名家油畫、雕塑部份,二十件作品一開拍即兵敗如山倒,乏人問津的尷尬氣氛瀰漫會場,一直到編號二十的達利「熾燃的女人」雕塑,才以起價六十五萬落槌,差點百分之百流標。

歐洲名家作品 台灣買家不眷戀

  但歐洲名家作品的拍賣成績是可想而知的。第一,如果買家願意皆有可能經由國內畫商洽購得到這些作品,不太需經拍賣會來買。第二,台灣購藏西洋名家作品的人口,是相當少的,且大都習慣直接或委託人到紐約、倫敦、巴黎拍賣會競標,選擇機會也較大。第三,歐洲名家畫作台灣人再怎麼熟悉也抵不過外國人士,一如外國人對台灣油畫的熟知亦抵不過台灣人。

  大意及過度的自信,都可解釋「慶宜」秋拍成果末臻理想的原因。另外拍賣氣氛應塑造成藝術氣息而非為企業界作拍賣會的性向,亦是該檢視的另一原因。

宣傳策略錯誤 本土油畫不叫座

  撇開歐洲畫作部分不談,「慶宜」在本土油畫方面,的確有不少好作品。但宣傳策略的失利,直接地限制了好作品的跳價空間。例如,拿李梅樹「三峽厝後」或顏水龍「盛裝的魯凱少女」主打,恐怕都比劉啟祥「芭蕉樹下浴女圖」理想。而顏水龍那件作品祇以二百萬落槌,李梅樹則勉強上到估價上限以二百四十萬成交。蕭如松的「窗邊」水彩畫也祇能衝過底限以一百三十萬落槌。被視為主打的「芭蕉樹下浴女圖」,從六百五十萬起價到宣告流標不到三十秒,真是夠窘的。

  過度自信的部份則落在拍賣官身上。過去,台灣的拍賣公司一直怪罪大眾媒體過於厚愛國外藝術拍賣公司,但從十八日拍賣會看來,本土拍賣會在人力整合上不夠用心。我們希望看到台上的拍賣官是內心對藝術品自信的流露,而非誇張動作的自信。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