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台灣本土美感的追尋者
李梅樹半個世紀的爭議之旅
蕭瓊瑞|工商時報/藝術∣1993年3月13日
《編按》在台灣前輩畫家中,出生於三峽,一生奉獻於祖師廟建構的李梅樹,是日據時期台灣第一代畫家中較具爭議的一位。由於他崇尚自然,以自然為師,流露濃郁學院氣息,所以畫友們曾公開批評他的作品「完全是自然的翻版、沒有創意、沒有個性」,不過,這些針對創作的爭議,如今對李梅樹而言,都已成為過去。
  台北市立美術館在李梅樹逝世10週年紀念日,特別安排了「婦女之美」紀念展(至4月11日止),展出李氏多幅戰後巨作,如「黃昏」、「星期日」、「郊遊」,由於這些作品張力強烈、色調飽滿,蕭瓊瑞推崇其為本土美感意識先覺者。

  一如其他日據時期的台灣第一代西畫家,李梅樹的藝術生命也是在自我興趣與家人期望兩者衝突的掙扎中,辛苦展開的。然而更甚於同輩畫家的是:戰後的李梅樹,由於自我的堅持,始終走著一條與時潮背道而馳的風格走向,畫友們不了解他,公開批評他的作品:「近期的不如早期的好。」後輩的學生輕視他:「完全是自然的翻版,沒有創意,沒有個性。」李梅樹因此長期背負著藝壇的誤解與輕忽,走著一條寂寞、艱辛的道路。

  然而時間走過,評論家卻逐漸在他那看似平庸無奇的作品風格中,窺見了畫家長久堅持的用心所在,肯定他是台灣本土美感意識的先覺者。

  李梅樹對本土美感的追尋,在作品表象「堅持寫實」的單一面貌下,事實上,是經歷了諸多內在的轉折與修正,然而也正由於李氏獨特、曲折的藝術思考,越是後期的作品,越引發當時一般評論者的錯愕與迷思;尤其當他那些照片一般的晚期人物畫,出現在觀者的面前時,藝術界的同道們,甚至懷疑這些作品,到底與那些街坊為人畫像的職業畫師的作品,有些什麼不同?它們到底算不算得上藝術?

  1902年出生於台北三峽的李梅樹,戰前曾以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學院背景,以及台展、府展、文展等重要大展多次入選、特選,甚至無鑑查、總督獎等等的優異表現,獲得畫壇的尊重。創作於1935年的「小憩之女」,那陽光滿佈的綠色庭園、支肘凝望的俏皮女孩,以及散落在旁的西洋畫冊,和古老記憶的籐製躺椅,……在在織構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悠閒氛圍和浪漫情調。這件作品,曾經獲得第9屆台展的特選與台賞獎,也是李氏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即使戰後的幾幅群像巨作:「黃昏」、「郊遊」、「星期日」等,雖然多少留存著西方大師的殘影,但也由於作品本身強烈的戲劇張力、豐富飽滿的色調,和大氣魄的構圖,屢屢獲致論者的讚賞,視為忠實表達本土生活情貌的力作。其中參加省展的「星期日」一作,更因適逢蔣中正夫婦的蒞臨參觀,表示欣賞,由省府加以購呈,而傳頌一時。

  然而就在眾人讚賞的掌聲中,台灣的藝術發展,也在1950年代初期,隨著現代繪畫運動的逐步開展,正走向一種更強調個性發揮與自由活潑的浪漫趨向,而李梅樹卻在此時,一反時潮,捨棄了早期這些筆觸活潑、充滿戲劇性構圖與浪漫情懷的表現風格,代之以一種幾乎不帶有畫家個人情感,筆觸內斂、細緻,構圖平穩甚至單一化的人物畫像。專實上,也就是在這些以家族成員為主要對象的作品中,如「沈思」、「屏前少女」、「露台黃昏」等,藝術家正潛心追求著一種強調絕對秩序的古典理想。在那個標舉畫家個性與創意的現代主義潮流中,李梅樹卻默默地走著一條「反個性」的孤獨道路;他的名言是:「對象物體的個性與特點,重於畫家自我的個性。」色彩、明暗、形態,在這些反覆出現的家族成員的畫面上,於是成為藝術家建構他古典理想的本土語彙。

  而正當人們也終於由逐漸熟悉進而接納他的這批人物畫時,畫家卻又開始了一種幾乎類似於照片寫實風格的作品,令眾人大感尷尬;畫面上的人物,不再是經過理想化的修美形態,構圖上也不再是高度穩定的嚴謹安排,那種莊嚴、典雅的畫面氛圍完全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冰果室裡的剎那取景、一個豔陽下戲水的家庭成員,……一種幾乎與「家居照片」無從分別的作品風格。這樣的改變,在畫家逝世10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了解:那正是畫家刻意自西方古典美感的強力影響中,掙扎出來的一種良苦用心。畫家將一個曾經接受過西方美感訓練的自我,完全的隱藏起來,以一種幾乎是沒有風格的風格,忠實地捕捉、呈現出屬於這塊鄉土的美感造形。這些畫面中的人物,將隨著藝術家的苦心經營,卓然挺立於台灣美術史的長流之中。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