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明天(6月10日),李梅樹畫集〝自然之美.花之系列(一)〞即將在三峽展出,這篇描述李先生與三峽祖師廟之間濃郁情誼的報導,是我們向這位可欽的本土畫家致敬的心意。
「它有點像凝固的音樂,立體的圖書,和有形的詩篇。」攝影家張敬德如此形容三峽祖師廟。
祖師廟是已故的老畫家李梅樹,一生費時最長、「號數」最大的作品,也是他對三峽之愛具體的象徵。
這座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的廟宇,李梅樹投注了36年的心血。從他46歲壯年到82歲辭世,分毫未領的全心付出,為三峽的地方信仰中心,增添莊嚴的藝術之美,成為全三峽人的驕傲。
如果不是一份對土地的敬重,對鄉人的溫厚心意,一位家境優裕的油畫家,如何肯投下36年的時光,在一棟佔地僅500坪大的傳統廟宇,精刻細鏤,務求盡善盡美?
三峽長福巖祖師廟旁,有一家專供廟用石雕的工場,從民國36年開始,敲石頭的聲音就一直沒斷過。這種持續的敲擊聲,正象徵了李梅樹對精緻之美的執著精神。
負責石雕的許啟三師傅,記憶最深的是中殿那兩對5公尺高的「百鳥柱」。他說:「當年我們刻了36種鳥後,就再也變不出花樣了。先生(指李梅樹)就畫了一百隻形像、姿態各異的鳥類,和一百朵各式各樣的花卉。我們照著圖樣打,一根石柱就要雕上三年哪!」
李梅樹「苛求完美」的心情,一開始,並不是所有自恃長才的傳統工匠所能瞭解和接受的。例如廟前的那對石獅,師傅雕好一隻,李梅樹不滿意,要求重雕;師傅不肯,覺得這個「畫圖仔」哪懂得雕石獅?李梅樹就花了兩個月時間,親手雕出石獅的粗胚,從此讓那些師傅心服口服。
捨棄了速成的裝飾彩繪和水泥灌模,李梅樹採用費時費事的木刻和石雕來莊嚴殿宇,因為他不想留下急躁、粗糙的痕跡。整座廟以石為基、以木為頂,沒有動用一條鋼筋、一顆螺絲或一根鐵釘,接合處都做成榫頭,以傳統建築法,一陰一陽、層層扣接。
緩慢而長遠,老實而深細,是李梅樹的一貫風格。他以此督建祖師廟,也以此作畫,樸厚地詮釋人與鄉土的情份。
他喜歡畫人,畫的都是這個土地上我們熟悉的人,洗衣的村女、田裡的農婦,即使是恬靜的仕女,從髮式、衣服到神情,都有中國的感覺。例如,他代表作之一的「黃昏」,「畫面上方黃昏的天空,彷彿還飄動著三峽的空氣。」他的長子李景暘說。
如此說,是有依據的。在三峽李梅樹紀念館預備館中,還保留一份65年前石川欽一郎的簡箋,用日文寫著:「你要特別留意黃昏空氣的感覺,那種安詳、厚重和渾然一體……」那是石川指導李梅樹畫另一幅以「三峽黃昏」為題的水彩畫時,所寫下的提醒文字。
這位真性情的畫家,一生惜畫如子,不輕易賣畫。想「設計」他畫的人,唯一的途徑就是請他畫人像;因為他喜歡畫人。然而,「慢工出細活」是他的習慣,一幅人像畫上累月經年是常事,他的兒子李景暘說:「有一幅還畫了十年哩。台北延平北路有家西裝店老闆請他畫人像,一直到十年後老闆過世了,我父親才很不好意思的趕工完成,親自送過去。」
慢,已經是一絕;改,又是一癡。李梅樹常在畫已經送出去了,左思右想,覺得不完美,三天後又把畫追回來,再畫一筆,才心滿意足的送出門。
這位可愛的老畫家,生前兩大執著--畫和祖師廟,都有待後人繼續護持。祖師廟的工程還沒完成,紀念館正館的硬體經費也還在籌措中,老畫家一生的心血都在三峽的土地上,等待護惜和發揚。
祖師廟整建的藍圖,李梅樹生前已經規劃好,並訓練出年輕一輩的繪圖師傅林永興,繼續未完成的志業。
比較沒把握的,是「李梅樹紀念館」正館。目前預備館雖已開幕,供人預約參觀,但李梅樹的後人對於館址侷促在公寓8樓,都覺得頗不理想,但因正館硬體經費闕如,只好暫時寄寓在此。
看來這位為土地奉獻終身的老畫家,他的畫要尊嚴地留下來,找個不侷促的「家」,還得再等些時候了。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