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2025梅樹月風土的花蕊特展 楊三郎花首度公開
凌美雪|自由時報/文化.藝術|2025年5月21日
  今年是立石鐵臣誕辰120週年,2025「梅樹月」即以立石鐵臣為主軸,規畫了特展「風土的花蕊—獻給台灣的情書」,展出日治迄戰後初期,立石鐵臣與台、日藝術家友人作品,其中包括1件楊三郎罕見的小品花卉畫,是首度對外公開。

  李梅樹紀念館表示,1905年出生於台北市的立石鐵臣,父親是總督府的事務官,童年時期在台灣度過,8歲隨家人遷返日本,直到1933年才再度踏上台灣土地。1935年秋,立石鐵臣曾與第9回台展審查員梅原龍三郎、鹽月桃甫,及台陽展的同人陳澄波、顏水龍、楊三郎、洪瑞麟等畫友們,連袂到三峽李梅樹家中作客。

  90年後,李梅樹紀念館讓這些好友以畫作重聚,展覽中有3件楊三郎的油畫,其中2幅風景畫〈鹿港〉與〈廟景〉,都是戰後描寫台灣傳統建築及古樸街道之作;另一張〈花〉則是畫家早期作品。李梅樹紀念館指出,〈花〉創作於戰前,畫幅不大,但筆意生動,色彩明麗,盛載著一段靜謐卻深遠的時光。更具意義的是,它曾為陳澄波生前收藏,讓人見證到,「一份跨越年代的藝術情誼,悄然藏於油彩之間。」

  紀念館表示,陳澄波一向與藝壇同儕往來密切,彼此贈畫往返,無論是台籍畫友,或在台的日籍藝術家,皆有深厚交誼。然而,1947年「228事件」中,陳澄波不幸遇難,「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為免牽連友人,他的家人選擇了沉默。畫作被一一收起,交誼的證物,藏進了時代夾縫深處。」時至今日才陸續重見天日。

  「韶光荏苒,90年後的三峽初春,藉由立石鐵臣的『穿針引線』,將是台、日畫友們與立石闊別多年後,再度於此地重逢與聚首的機緣。」李梅樹紀念館認為,這件作品,「畫中之花蕊,猶如風土所孕,從歷史幽暗的角落緩緩綻開。它不只為春天綻放,也為那個曾經共夢的年代而盛放。」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