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李梅樹紀念館梅樹月特展風土的花蕊
細賞灣生畫家立石鐵臣獻給台灣的情書
陳奕劭|自由時報/文化.藝術|2005年5月1日
  紀念「灣生畫家」立石鐵臣(1905─1980)誕辰120週年,新北市三峽區李梅樹紀念館即日起至6月8日展出「風土的花蕊—獻給臺灣的情書」梅樹月特展,匯聚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台灣、日本藝術家作品。展覽期間每週二至週日開放入場,每位成人酌收門票100元。

  李梅樹紀念館表示,今年梅樹月特展主要展出立石鐵臣作品,內容涵蓋油畫、水彩、素描、版畫、書信手稿等,同時公開日治時期書刊《民俗台灣》等珍貴文獻史料,呈現近代台灣美術發展的跨文化脈絡,館內展覽作品不少是首次公開、首度在台展出的珍品。

  李梅樹紀念館指出,展覽同時也展出多位與立石鐵臣關係密切的藝術家作品,包括其恩師梅原龍三郎、台灣美術展覽會審查員鹽月桃甫、日本版畫創作先驅恩地孝四郎,以及台灣籍畫友陳澄波、李梅樹、顏水龍、楊三郎、李石樵、陳清汾、洪瑞麟等人的創作。其中,最受矚目作品是《身邊,由秋到冬》,這是立石鐵臣晚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即使已歷經數十年歲月,仍散發雋永的色彩。

  李梅樹紀念館介紹,立石鐵臣習慣以右手製作油畫,卻以左手創作版畫,他為日治晚期刊物《民俗台灣》繪製的民俗版畫,以其敏銳獨到的眼光觀察,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他曾自述,《民俗台灣》裡的「民俗圖繪」是在台期間的最大成就。

  立石鐵臣1905年出生在台北市,8歲時因父親調職返回日本,直到他28歲時,受到梅原龍三郎推薦,返回童年記憶的「夢中之島」,從此與台灣結緣。1939年立石決定遷居台灣,參與《民俗台灣》編輯,二次大戰結束後,曾被國民政府留用,直到1948年遣返回日本。

  回到日本後的立石鐵臣仍無法忘懷台灣的一切,1962年他重新繪製兩卷《台灣畫冊》,透過彩筆刻劃,讓昔日台灣風土民情躍然紙上,畫冊末頁落款前重覆書寫「吾愛台灣」,猶如立石鐵臣獻給心中「第二故鄉」的真情告白。

  李梅樹紀念館執行長李景文表示,透過重新感受立石鐵臣充滿台灣風土情懷的創作,也回首在時代動盪風雲中,畫家們勉力前行的奮鬥足跡。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