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藝週推薦特展
百年前西畫先行者 繪筆下的台灣風土紀行

李梅樹紀念館「梅樹月」主題展

 台灣美術發展史在日治時期打開了西洋畫的視野,然其實早在1860年代台灣開埠之後,遠渡重洋來到「福爾摩沙」的外邦人士不絕於途;直到1895年,來自東瀛的訪客亦接踵而至,都曾以繪筆留下他們對台灣的印象。
 今年李梅樹紀念館的「梅樹月」,即以「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為主題策展,匯集英、日、台3國共10位創作者所描繪的台灣風景畫作,其中不少是國人較陌生的名字,李梅樹紀念館表示,因為他們的作品,都是這座島嶼過往時空裡,從土壤裡長出來的美術花蕊。展覽將於李梅樹紀念館展出至6月5日。

凌美雪|自由時報/藝週末|2022年5月8日
  今年梅樹月特展「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10位展出藝術家包括19世紀來台旅行的英籍人士、日治時期先後到訪台灣的日籍洋畫家,及台灣第一代西畫家,除有描繪在地觀察或跨域行旅所見的傑作,更不乏珍稀作品的重現。

旅人的視野 日籍畫家的風景謳歌

  展覽主軸將日籍和台籍畫家們的作品,以「旅人的視野──近代畫家的風景謳歌」主題呈現,亮點包括難得一見的日籍畫家石川寅治與南薰造的作品。

  日籍畫家石川寅治(1875-1964),在1910至20年代多次訪問台灣,除旅行寫生,也數度接受官方委託繪製壁畫或奉贊畫。石川於1917年首度來台旅行寫生時留下〈台南大南門〉,很可能是現存日治時期年代最早、且依然可見的油繪台灣創作。此外,這次遠從日本借來石川寅治1920年代〈台北門〉水彩畫,是目前仍保留建造當時閩式門樓原貌的台北城門;還有向國美館借展的〈高雄港〉,是1922年石川寅治以審查員身分參與第4回「帝展」的油畫大作。

  而南薰造(1883-1950)則是受邀來台擔任「台灣美術展覽會」西洋畫部審查員,於1930年秋季在台停留一個月,期間於各地旅行寫生。此次展出他描繪淡水稅關碼頭、觀音山為背景的油畫。

台籍畫家攜畫筆走向世界

  石川寅治與南薰造的台灣旅行,除繪畫創作,也各自以遊記或日記寫下旅行見聞。而身兼美術教育者的兩人更於日後指導過台籍學生楊造化(1916-2007)、廖德政 (1920-2015)。李梅樹(1902-1983)則是於1933年春、就讀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第4學年之際,參加了南薰造率隊的「奈良京都古美術實地見學旅行」而大開眼界,對他日後主持故鄉三峽祖師廟重建計畫產生深刻影響。

  因此,日治時期的台籍西畫家紛紛透過留學或旅行,拓展自身視野,攜著畫筆逐步走向世界。1927年,仍在京都「關西美術學院」洋畫科就讀的楊三郎(1907-1995),利用暑假自日本赴滿洲哈爾濱寫生;1928年,水彩畫家陳英聲(1898-1961)也借道日本,前往滿洲與朝鮮寫生。同期,青年畫家陳清汾(1910-1987)跟隨其師有島生馬(1882-1974)前往歐洲遊學,成為第1位作品入選法國沙龍的台籍畫家。 這些台灣第一代西畫家作品,也在此次展出之列。

19世紀英籍探險家的台灣寫生簿

  除日治時期的旅人視野之外,來自英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及英國皇家海軍軍醫克里(Edward H. Cree,1814-1901),在以文字記錄他們探索台灣的行腳之餘,也各自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彩圖,成為比日治時期更早的台灣風景繪畫紀錄。此次主辦單位以「探險家的寫生簿──19世紀台灣風貌」子題於特展中呈現,包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首度外借的柯靈烏台灣風土手繪圖,9張珍貴手稿原作展出。

  李梅樹紀念館認為,不可諱言的,外來者不免會帶有帝國視角或殖民觀點,但這也是時代嬗遞下無可迴避的歷史樣態。台灣的歷史脈動,原就是先來或後到者與本地住民不斷衝突與融合的歷程。這些歷史篇章,由顏彩譜成時代的映影,既是台灣近代發展史上視覺藝術的碩果,更是多元光譜投射下的歷史紋理。


李梅樹紀念館小檔案
  除致力於藝術創作與美術運動,李梅樹(1902-1983)從年輕就關心地方事務,窮盡一生為三峽的地方建設與文化生活奉獻心力,1935至1958年間,陸續以議員身分服務鄉里,後於藝專(現台藝大)、文化、師大等校任教。終其一生,身兼藝術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廟宇建築家。

  其中,自1947年開始投入的三峽祖師廟重建工程,堅持傳統古法建築雕刻美學,李梅樹曾在晚年自述中提到,「對故鄉有著一份深厚無比的感情……尤其是主持三峽清水祖師廟30多年來的重建工作,對台灣民間藝術更有了進一步的深切了解,從而對環境周遭的一切,產生了微妙深刻的感情。」

  或因這份熱忱感動了8個子女,李梅樹過世後,子女們於1990年設立「劉清港醫師(兄,過繼母姓)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1995年4月遷入三峽祖師廟附近現址,並正式定名為「李梅樹紀念館」,隨後亦成立李梅樹文教基金會。

  紀念館除展出李梅樹不同時期畫作,另有李梅樹生前的書信文件,畫具和畫稿等。2012年起於每年3月舉辦「梅樹月」(今年因疫情延後開展),從各種不同面向主題性策展,呈現李梅樹及其時代相關的藝術家作品,跨國跨館際借件,堪稱每年最大型特展。


專訪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與李梅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景文
  關於前輩畫家的作品,過去有很多後代都曾發願成立美術館或紀念館,但真正運作之後才發現,在經費與人力上都是一大負擔,能真正持續的實在寥寥可數。

  今年80歲的李景文是家中老么,李梅樹紀念館成立後,哥哥李景光(85歲)擔任館長至今,李景文則是基金會董事長。「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傻傻的,為了堅持爸爸的心血,一直堅持做了31年,話說回來,我爸爸可以堅持36年修祖師廟都不拿薪水,我們當然要傻傻地跟隨著他的精神。」

  談到心中最理想的願景,是希望這個紀念館雖以李梅樹為代表,但同時能成為三峽的一個藝文平台,帶動三峽成為活躍的文化風景。但兄弟倆也坦承,下一代對「李梅樹」的情感已不像他們這一代深,加上紀念館營運所費不貲,有人曾提議捐贈,有人思考是否可賣,或有人突然願意承衣缽接管紀念館的營運,目前沒有定論。

  為何堅持在三峽設立紀念館?「我不能跑到新北市立美術館,因為怕三峽的地域情感會稀釋掉,這也是我們幾個兄弟在情感上的弱點吧?」那捐給國家呢?多年來觀察其他前輩藝術家作品捐贈後,多數很少有機會展出,似乎也不是兄弟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做這個紀念館「是希望爸爸的作品隨時可以看得到」。

  但畢竟這一代的理想未必是下一代的願望,李景文感嘆時代不同了,「以前提到三峽就提到祖師廟,提到祖師廟就想到李梅樹,現在提到三峽是講牛角麵包。」只能說,只要自己還活著,每天都要為推廣父親的藝術及精神而努力,倒也不是多麼偉大的使命感云云,也沒有絕對的價值判斷,他形容自己比較自私一點,只是「傻傻地為了父親與母親的願望而做」。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