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英日台繪筆下的淡水百年風景 李梅樹紀念館跨國跨館借展
凌美雪|自由時報/文化.藝術|2022年5月3日
  李梅樹紀念館今年梅樹月以「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為主題,展出英、日、台3國共10位繪者所詮釋的台灣風景畫作,意外促成「11幅觀音山+淡水」原作同場,展示了「觀音靜臥,淡水輕流」的時代印記。

  翻閱台灣美術發展史,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等於日治時期接觸到西洋繪畫的人,一般被稱為「前輩畫家」,當時在台的日籍畫家如鄉原古統、鹽月桃甫、石川欽一郎等,也被列入重要的一筆。然而,與此同期或更早,其實還有許多外國畫家陸續造訪台灣,其中,來自英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軍醫克里,與日籍畫家石川寅治、南薰造等,都曾以繪筆留下他們對台灣的印象。

  李梅樹紀念館指出,來自英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他在1866年探訪台灣時手繪的「觀音山」,很可能是現存史上最早的一幅觀音山圖像。而1930年來台擔任台展審查員的日籍畫家南薰造(1883—1950),及台籍畫家李梅樹(1902—1983)、楊三郎(1907—1995)、陳清汾(1910—1987)、楊造化(1916—2007)、廖德政(1920—2015)等人,也有各自對觀音山與淡水的獨特觀點與詮釋,原作同場展出。

  李梅樹紀念館表示,今年的邀展對象,有不少是國人較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們的作品可說都是這座島嶼過往時空裡,從土壤裡長出來的美術花蕊。在國際疫情不歇的情況下跨國借展更顯困難重重,幸得許多藝文館舍、前輩畫家家屬的鼎力支持,才使展覽順利推出。盼透過展覽讓觀者得以跟隨前人的足跡,穿越時空,放眼世界,進而回顧自身立足的土地上,久經遺忘甚或已不復存在的地域風光與人文風貌,重溫旅人與畫家們留給後人的歷史想望與文化啟迪。

  展期至6月5日,配合展覽,紀念館也於5月推出許多不同主題的講座,詳詢「李梅樹紀念館」臉書。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