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人物特寫》
楊樹森《漂流光》畫展 點亮台北梅門防空洞
翁維智|金門日報/金門要聞|2021年1月5日
  從身心靈受創的生命低谷到美麗重生,金門旅台漂木畫家楊樹森的生命歷程,正如同那些斑駁、滄桑的木頭,看似老朽不堪,卻始終與自己的血脈氣息相通;也因著醫療和基督信仰,當楊樹森走出生命的幽谷,重拾畫筆的剎那,一幅又一幅在漂流木和廢棄媒材的畫作,瞬間綻放頹廢後的精彩,也把自己一度困頓的生命拉回了正軌。

  藝術療癒,尋求焦慮時代中的內在和平,楊樹森近來的畫展,不只同鄉,也吸引了藝文、企業及普羅大眾的目光,連忙碌的銀行家,匯豐台灣區總裁陳志堅也停駐過;又意外引來許多政治人物,擔任過行政院長的毛治國、文化部長洪孟啟、政務次長邱于芸,以及海基金會董事長張小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胞妹宋楚瓊,梅門掌門人李鳳山等,都是展場安靜的賞畫者。

  開幕茶會當天,金門縣長楊鎮浯送來一對高架花籃並指派縣府北區服務中心主任孫國欽獻上祝福,立委陳玉珍,行政院參議范燕燕,海基會副秘書長劉克鑫偕文教處李政毅、科長許力仁、秘書黃韻如等,金門同鄉書藝家陳昆乾(方舟),作家楊筑君(牧羊女)、楊樹清,畫家陳秀娟,企業家洪啟瑞等百餘嘉賓亦熱情相挺。2020年聖誕節開展日,行政院前院長毛治國夫人錢瑩瑩教授及中華科大校長郭承亮等人亦進入梅門防空洞欣賞楊樹森《漂流光》展場,對漂流木畫作驚豔不已,跨年後的今(元\5)天,毛治國教授也與畫家有約,中午再臨展場賞畫、餐敘、交流,為楊樹森加油打氣。

  多位詩人、作家、導演,更特別頌讚楊樹森漂木畫作展現的生命力。一代詩魔洛夫曾在〈漂泊的奧義〉(2020)寫道:一塊平凡的木頭,沒有生命,也沒有靈性,但通過楊樹森詩一般的觸摸之後,它便有了生命,有了靈性。楊樹森的創作提醒我們,生命是在漂泊中成長的,誰掌握了漂泊的奧義,誰便掌握了美的奧義。

  小說家詹明儒在〈天才與瘋子&藝術與心愫〉寫道:荷蘭有個文森•梵谷,本來是個「天才」,後來有志難伸,變成「瘋子」!三峽有個李梅樹,本身是個「天才」,加上有「信仰」,終身造就了一座「東方藝術殿堂」,留下許多傳世名畫。後來,因為那座「長福橋」,氣得差點「發瘋」!金門有個楊樹森,中年曾經是個「瘋子」。後來因為有「信仰」,一躍跨過那條「無形界線」,終於變成「天才」!

  詹明儒另以〈一位中國老兵,一片金門戰地,造就一位台灣畫家〉(2020)為文寫出楊樹森與戰地金門碰撞出的火花:「結果,我看不出中國老兵的身世悽慘,只看到一抹淡淡的哀愁;結果,我看不出金門戰地的歷史宿命,只看到一縷悠悠的心愫;結果,我看不出漂木表象的滄海桑田,只看到一路漂航的蛻變。畫家顯然蓮花化身,徹底超越戰火妄想症的天罰了」。誠心感謝,身為歷史小說作者,我也因而內化一份藝術情操了。

  《被俘虜的人生》紀錄片導演陳心怡也曾為楊樹森拍攝《漂航》短片,她在〈走過生命幽谷 楊樹森用漂木畫出愛〉(2020)感性訴說:從來沒有想過被棄置的豬肉砧板可以成為一幅畫作,當然也不會想到破損的門板、船板,可以被形塑成一件藝術作品。走進藝術家楊樹森的工作室時,被眼前數不清的「臉」給震撼了,而這一張張的臉,都是畫在那些我們以為無用的木材之上。這些臉譜,或張眼、或閉眼;或憂鬱、或喜悅;也許是看著你,也有看著遠方。她們從楊樹森的筆下躍出的臉,清一色都是女性,都帶著一種最原始且單純的母愛,在工作室這空間裡繚繞。

  出生於「八二三砲戰」那年的楊樹森,此後再歷20載彼岸共軍的「單打雙不打」躲防空洞的戰地歲月,砲火的驚悸記憶畫面猶存;接續《漂航》的《漂流光》,這一回,楊樹森的漂木畫作進入台北大城的「防空洞」展出,前線與後方,畫中的臉與洞中的臉,交會時再激出藝術炫麗的火花。

  由學者教授黃昌宏、彭美珊夫婦共同策展的楊樹森《 漂流光 》漂木畫展,展至2021年元月7日,展出地點在台北梅門基金會梅門防空洞開幕茶會(中山堂對面,台北市延平南路87號B1),歡迎鄉親把握最後時間觀展。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