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憨直台灣精神 鍾理和 李梅樹跨世代土地的心跳
陳昱勳|自由時報/文化藝術|2018年10月23日
  畫家李梅樹與作家鍾理和,看似兩條平行線,卻有著許多似曾相識的交集與同質性,為了進一步深化台灣美術與文學的交融與交流,李梅樹紀念館策畫「聆聽,土地的心跳」展覽,邀請鍾理和紀念館進行館際、跨域合作,透過鍾理和的文學穿針引線,展出相關文學作品、手稿,及李梅樹與學生吳耀忠、鍾理和孫女鍾舜文的畫作。

聚焦人與土地 耕耘文學與美術沃土

  展覽內容聚焦於人與土地的描繪及書寫,李梅樹之子李景文表示,「一個文學家寫出來的文章就好像一幅畫,而一個藝術家所畫出來的作品,就猶如一篇文章。」鍾理和與李梅樹兩人的創作,同是以「寫實主義」精神扎根,可說都是從家鄉泥土裡長出來的作品,李景文說,父親以畫筆呈現三峽鳶山,關懷著人文與土地;鍾理和則以文學談論高雄笠山,重現菸草產業對於美濃人的記憶,兩位先哲的一生,不論書寫或畫筆,各自耕耘出一片文學及美術的沃土。

  展覽內容包括難得一見的鍾理和作品《豬的故事》與《薪水三百元》部分手稿,以及《笠山農場》、《原鄉人》等著作,搭配鍾理和文學影像的輸出品展示,引領觀者走入鍾理和的文學世界,還有李梅樹學生吳耀忠、鍾理和孫女鍾舜文兩人先後於上個世紀70年代與這個世紀初創作之舊版、新版《鍾理和全集》書籍插畫及藝術創作。李梅樹於1940年代參與《台灣文學》季刊的插畫作品,也與鍾理和、吳耀忠與鍾舜文作品形成一場「人與土地」的跨時空對話。

  李景文說,除創作理念上的交集,鍾理和被親友稱做「阿神」,而李梅樹的外號「憨樹」,從兩人的「偏名」亦可看出鍾理和與李梅樹在個性上的相似點,均出自個性憨厚,且不求回報的性格。鍾理和有許多作品充分體現了當時台灣農村生活的樣貌,李梅樹也有許多作品聚焦於田園勞動人物及農村風光,如〈豐收〉、〈寧靜的村落〉與〈河邊清晨〉等。李景文期盼藉由不同時代及領域的作品對話,提供更多元的視野,呈現先人對台灣土地的熱愛。

林生祥談唱 鍾理和的文學歌

  李梅樹紀念館「聆聽,土地的心跳」作品聯展,即日起展出至11月18日止。展覽期間也舉辦多場講座,其中,10月27日有《鍾理和的文學之路》紀錄片放映,以及「鍾理和與其文學」講座,邀請鍾理和孫女鍾怡彥擔任講師;11月3日有陳芳明主講「兩個故鄉:李梅樹與鍾理和的心靈風景」;11月4日由吳耀忠姪兒、本身也是畫家的吳冠德主講「一張來不及完成的大畫:我的大伯吳耀忠」。

  還有一場很特別的講座,由獨立音樂創作人林生祥,於11月11日主講「大地書房:鍾理和的文學歌」。

  林生祥出生於用客家山歌與八音為生活配樂的農村美濃,迄今已拿下10座金曲獎、10座金音獎及2座金馬獎。2010年鍾理和逝世50週年時,林生祥曾製作《大地書房──山歌.文學.鍾理和》音樂專輯,與鍾鐵民、鍾鐵鈞、曾貴海、鍾永豐等作家合作,以鍾理和文學為主要題材,寫成一首首歌詞,由林生祥譜曲及演唱,隔年此專輯獲得金音獎「最佳專輯獎」、「最佳創作歌手獎」、「最佳民謠專輯獎」等3項大獎。因此,此次展覽也特別邀請林生祥首度到三峽進行音樂講座,以別開生面的談唱方式,介紹鍾理和的文學歌。活動詳情可上李梅樹紀念館官網查詢。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