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三峽老街拆石板路 「不幸的錯誤」
捨防滑科技直接刨除 引起反彈
市長批手法粗暴、指示補救
區公所:滑倒事件多 考量安全拆除
連珮宇、魏莨伊|聯合報/新北市新聞|2016年4月13日
  新北市三峽老街前廣場的招牌地景石板路與鑄鐵板,上周遭三峽區公所刨除改鋪柏油,引發部分居民與文史工作者強烈反彈,市長朱立倫昨天批評此事手法「粗暴」,是「不幸的錯誤」,指示有關單位立即補救。

  三峽區公所主任秘書陳明進對此表示,過去5年在廣場滑倒有報案、叫救護車的共6件;附近里長說,未報案的達上百件。區公所考量交通安全,近年會同顧問公司與當地里長會勘3次,曾目睹騎士摔車,因此決定拆除。

  陳明進說,雖然路面刨除工程程序符合相關法規,但確實忽略文史藝術的保存,公所很感謝在地文史工作者、居民等意見與重視,接下來將盡快研擬補救方案。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遭刨除的石板路並非法定文化資產,但仍是藝術品,「不一定要年代久遠才算」,文化局會和地方溝通,保存或展示拆除後的石板、鐵板,在錯誤中找到彌補方法,推廣三峽之美。

  朱立倫昨在市政會議中說,對於石板路遭拆,他感到無法想像又不可思議,「這種時代居然還用這麼粗暴的方式,對待深具重要指標、文史保存意義的三峽老街」,不僅社會大眾難接受,他身為市長更是深感遺憾,必須負起責任,對所有文史工作者與民眾深表歉意。

  李梅樹紀念館執行長李景文表示,紀念館9年前無償提供李梅樹畫作,製作模具生產鑄鐵板,區公所未經許可擅自拆除,紀念館將不同意轉移他處使用,近期考慮依法追訴。

  地方文史工作者張光驊表示,石板路選用材質與歐洲聖彼得教堂廣場相同,行車安全固然重要,但防滑科技千百種,區公所卻因一字「滑」就擅自決定刨除,令人心痛。



三峽老街盛於清朝 毀於日軍
連珮宇|聯合報/新北市新聞|2016年4月13日
  知名的三峽老街,主要指民權街南段的三角湧街庄,約中山路十三巷至仁愛街間230公尺距離。三峽老街興盛於清領時期,為北台灣轉運茶葉、煤礦、樟腦、藍靛及染布的重鎮,繁華一時,卻在光緒年間遭日軍侵襲,儘管當地三角湧義軍奮力抵抗,但老街仍遭日軍燒毀,付之一炬。

  三峽區公所表示,經在地民眾積極爭取整建,民國91年文資法頒布後,文建會與舊縣府終於共同撥款近3億整治,除了老街建築修繕,亦以花崗岩、青斗石等上等石材,鋪設現今招牌石板路面,周遭覆蓋刻畫三峽地景、畫家李梅樹畫作的鑄鐵板,成為老街招牌風貌。

  上周由當地里長、三峽區公所工務課主導,以石板地面雨天濕滑為由,無預警拆除的路段,儘管只有短短近40公尺長度,但卻超過半數鑄鐵板所在的精華路段,過去曾是到訪遊客必訪景點之一,總價值逾百萬元,文史藝術價值則不可估計。改鋪柏油後,不只居民表達不捨,也引發當地文史工作者強烈反彈。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