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二樓與B1之間之外
誰住在隔壁
從二樓直直望去,視線剛巧越過行道樹梢,日光篩著綠意,
光影錯落彷如掛著一幅64x53厘米大小的陳澄波和李梅樹……
田運良|聯合報/聯合副刊∣2015年8月11日
  青春二十初,我就離鄉背井北上闖天下,無時不刻都在努力籌建著自己的北城。為謀些小小成就能榮歸故里,我總深居簡從在兩個復興基地以臥薪嘗膽、勵精圖治著:一處設於二樓、另一地則藏在B1,而我時常探訪請益求教的,夢想,住在隔壁。

  我住在城裡東區邊陲、松山路底,捷運沒拉到這裡,但四柱站牌就立在社區門口,每分鐘都有編號各異、不同路線的公車開往城市的西南北中,迅速便利而四通八達,棋盤式密織的交通連結,串接著YouBike的單駕逸遊,網成一種慣常與重複的城市節奏。我憑靠著一張悠遊卡,輕易就全面占領了徐霞客沒走過、哥倫布沒發現的探險版圖。

  我的北城是一棟建高七樓、地下一層的公寓住宅,這大片連棟的群聚社區屋老宅舊、巷狹弄窄,正等著被整合拆建都更。住處臨著兩條街巷的交叉路衝,正對著火形、天斬雙煞,房東之前接受堪輿師指點,門上高掛八卦鏡、門下立豎石敢當,似是曾請來鍾馗起乩鎮宅驅魔、以擋風水大凶,而我無所忌諱、視若無睹地與陶淵明一起恬淡歸隱住在二樓,守著一畝簡簡單單的二房一廳一廚一衛,圍著我日夜犁耕的田園想像。

  老房子種在城市裡,磚柱都像扎生了粗根似的出奇穩固,幾回大地震左右搖上下抖皆無損,但屋裡則斑駁剝蝕一如耄耋般的膚褶皮皺。我的北城全室地磚多處暴突而裂痕網布,走明管的電線開關多已銅絲暴露、鏽斑積塵染漬,浴廁的壁癌也已穿牆蔓延至廚房放小冰箱的後面,片片漆塊滲著黃綠灰黑的潮霉,傾壞的家具則當作還堪用而繼續勉強用著,這真像是張愛玲蟄居的閣樓,藏著蒼涼與小確幸,而繭住於此,我僅僅企求一夜好眠勝過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每每要牽車時,就得約希區考克相陪一起壯膽下到B1地下室去。樓梯間孤燈虛懸,到地下室往往是昏黃照不清楚、往黑暗硬闖的歧路,像是墜入隧道般地忽忽猛生恐懼,更像是提心吊膽向地獄蜿蜒行去,好比看一部驚悚恐怖片,巨大的害怕隱隱強壓著,總是自己嚇自己。B1四處堆儲著許多雜物,直走到底,靠牆邊斜放著的那部光陽125,正是領我在城內過五關斬六將的關雲長赤兔駒。

  每天一早自二樓出門、從B1出發,騎著光陽、迎著陽光,進出城市內外匆忙討生活,麥克阿瑟始終烙在我的壯志上,我不是老兵,不該也不許凋零;文天祥始終鐫在我的豪情上,我一片丹心遍照汗青、正氣高歌義盡仁至。我攜手岳飛同行,十二道金牌也喚不回我要勇敢在今天書寫昨日未完種種、在當下翻讀歷史輾轉悠悠的決心。雲和月相伴的八千里路上,我不時地聽到、看見這座台北城向前推挪的履跡與轍痕。

  左右拉開遮住陽台的雙層窗簾,綠蔭就裱在門外窗前。從二樓直直望去,視線剛巧越過行道樹梢,日光篩著綠意,光影錯落彷如掛著一幅64x53厘米大小的陳澄波和李梅樹。而穿透杈椏間的縫隙,往街景深處延伸,最終抵達一間百年老廟,飛簷上羅列棲著八仙陶偶,昂首揚姿在在映現著香火的鼎盛。每逢大節慶的廟埕前,住持都會請出神祇出巡遶境,范謝將軍左右護駕,炮竹鬧熱引路,鑼鼓陣頭喧天。每每合十虔拜敬畏如天,媽祖如我佛心中蓮坐,我喜歡和祂說說懺悔省悟的心底話,緣巧的是我與祂都是農曆三月二十三生。

  住處樓下是兩間相鄰、不同加盟品牌卻都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超商,後棟則是一家專修引擎、兼作檢驗的機車修理店,每天都會輪流製造出頻率落差極巨的聲響霸占我的房間。左鄰叮咚叮咚,不時傳來自動門開開關關的禮賓迎送聲,錢的洶湧濤聲迴盪在店裡絡繹的人潮中,淹沒冷清街衢;右舍敲敲打打釘釘鎚鎚,老引擎勉力啟動時所嘶吼的沙啞哀鳴,折磨路過的每一對無辜的耳朵。我不用費心推理、更不勞福爾摩斯或柯南來偵探辦案,夾在其間,身處進退維谷的為難,就知道噪音謀殺血案的兇手是從哪裡傳來的。

  其實這些無形的市容都還好,喧雜囂鬧像整場貝多芬、披頭四的環場奏鳴,屢屢從牆壁、門縫、窗隙滲進來,無孔不入地混淆干擾我囿於屋內的行旅,令我在遲鈍的聽覺視覺裡摸索城市的真貌。

  然而,喧鬧的震央就落在三條街外的夜市,雖離我家還滿遠的,但確已造成不少禍變。日未落、天未暗前,上百部的攤車絡繹推入空地,商家俐落地搭起傘篷、架起燈架、擺起桌椅,一一填滿廣場畫好的空格,留出五條走道,以預備入夜後人潮與錢潮的滿溢。不一會兒,華燈初上,一整夜與油煙垃圾、人聲嘈雜、交通混亂的廝殺才剛要開始……我常常對著剛從夜市買回來的蚵仔煎臭豆腐炸雞排珍珠奶茶青蛙下蛋,邊吃邊模擬卓別林的默劇手勢身姿,既沉默、也幽默,沉默著對喧鬧的抗議與控訴、幽默著對美食的反諷與嘲弄,我坦誠我愛吃、我承認我喜歡熱鬧。

  災後,傾圮的噪音活埋了我心底近畿地區的滿城輝煌,那裡是我最繁榮鼎盛的心情市集了。幾隻憂鬱凜然飛越我的北城,感官的世紀末一一被排演著。喧鬧,城市的原聲呵,多麼眾數、龐雜,無法細算的集合名詞啊,那群喧鬧對我而言,真不如磨上一墨、燃亮一燈、隨頁一翻,吟詠一首周夢蝶。

  晚上疲憊下班後返家,在B1地下室停妥機車,循著樓梯爬上二樓時,我都會踩上一階、數一步地慢慢拾級而上,兩層、四個轉折、每段十三階,我聽著每個跫音,在樓梯間的空谷裡回響,登上第五十二級的舞台——家裡、二樓,沒有掌聲喝采的簇擁、沒有霓虹絢彩的聚焦,回到小小窄仄、我的北城中,既反省也鼓舞自己今天職場上的種種表現,煮一鍋熱騰騰的傅培梅或阿基師,即使一簞食一瓢飲,也要用晚餐獎勵自己的英勇和愈挫愈奮。

  來到半夜三更,台北城常常安靜到像一句被整部曠世鉅作的絕佳文采所冷落的感嘆辭,只剩紅綠燈還沒睡,盡職指揮著酣甜夢境的南來北往。好多個夜裡,我下著一盤吳清源,在城市的黑白方圓、楚河漢界間對弈,落子尋索清心、挪棋覓找寡慾。我也常想像著蔣勳提筆在美學裡獨行孤旅時的行姿,想必百般躊躇,從吵到靜、自浮躁到靜謐,我已深深探觸到生活流程裡,各類聲音各自驕矜與懦卑的真實面。它們都各攬如澎浪拍岸的驚人力量,總不時自四面八方勺起慾望將我的心潑濕……而最濕的部分,竟是被喧囂貶謫至最角落的鬱卒心情,我因此為了如何沉默才好而幾度窮困至極。我渴望聖嚴法師的抵臨,在我的北城裡建一座法鼓山,在道場裡定慧戒,閉目盤坐禪悟、共修靜謐福田,清澈透亮的幾聲暮鼓與晨鐘,就夠了。

  此區公寓格局的門戶毗連,按時穿插著像黑澤明緩慢運鏡剪接、逐一照表映演般的諸多獨幕劇,譬如:凌晨五至六點,頂樓違法搭建的神壇會傳來陣陣木魚聲和念經誦法的晨課,準時擾人清夢;接近七點,最大聲是三樓那位單親媽媽訓誡她寶貝兒子懶惰賴床、催促上學的斥喝聲,整棟樓都當她是鬧鐘;九點至十二點,菜市場漫傳紛至的叫賣聲,鼎沸得彷彿可以燒毀室內簡單裝潢的擺設,通常我必須關上窗戶,以免真惹祝融;午後,整棟建築片刻的清靜簡直奢侈;晚餐前,家家戶戶都忙碌著廚事,鍋碗瓢盆碰撞的交響樂內飄著飯菜香;午夜時分則屬於五樓新婚夫妻交歡嬉耍笑鬧聲的激情時段,不過限制級的戲碼,並不一定每一天都上演;再晚一點會隱約聽見對門多年志在國立大學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那個窮書生的琅琅讀書背誦聲;更深的夜裡偶爾還不小心會被自己的酣聲吵醒……,諸如此類等等的三教九流之輩、如連續劇般日日串連的單音,伴隨著日常步調的顛躓,跌跌撞撞踉踉蹌蹌於生活主旋律外,所衍生的每一支歌調互異的協奏曲裡,一跛一跛譜成市井演義。

  唉,真希望哆啦A夢就住在附近,隨時召喚它來將所有人都變進時光機裡,轉換時空、瞬間消失,滿足我無端萌生科幻異想、歸返安靜的一點點童心。

  而距我的北城再遠一點的街口轉彎是一處開工多時的工地,營造商在此大興土木,說是要建築一座容納近百個櫃位、地下二層地上十樓的大型購物商場,咫尺之遙的捷運工程圍籬切斷了社區附近的聯外道路,紊亂的景觀如萬里長城連成一線,也加入喧囂的主戰場。塵土揚飛捲進各式起重吊掛刨挖機具張牙舞爪、耀武揚威的霸姿,插入城市的肉膚,我可以清楚聞到噪音裡的惡臭與市儈,並意識到整條巷弄將被鯨吞蠶食殆盡的末日。我竟開始想念安藤忠雄,那一座座清水混凝土的都市徬徨。

  最近迷上了拿著賈伯斯隨興亂拍,一支手機望見、寫盡一部臉書,彷然柯錫杰就躲在快門鏡頭前指導,拍人拍事拍物拍景,我想拍就拍、愛拍就拍,時時記錄城市的千面萬貌,思維飛翔、價值薄弱,全是不假思索就取鏡入影的感想圖錄,我只能屢拍屢刪,費心逐張檢視上傳,低頭在小螢幕上滑呀滑的、重新取捨我愛恨交織的台北城。等著已讀、按讚、留言、分享的空檔間,我已有些焦躁與無奈,現在沒有膠卷底片,不用光圈焦距,欠缺觀點眼界,再加上一桿自拍神器,薄薄小小、8GB的數位記憶卡輕易地就裝滿了布列松的城市瞬間景深。

  喔對了,馬奎斯也住在我家,孤寂裡我們一同背負台北城一百三十年的興衰、榮辱、愛恨、福禍,那種孤寂是翻遍典籍文冊也無法找出恰當形容詞描述其形狀其樣貌的虛無,感嘆之餘,我直想早點抵達寂靜的底部,在那裡,私密而且遼闊,有休止符相伴,我會更有力氣去服膺北城生命裡無限延續的紀念價值與使命感的。

  多年來,一群素昧相識的「誰」跟我一起過生活,一起仰望這城的榮榮蔚蔚、華華綠綠、轟轟烈烈、浩浩蕩蕩,然而對其所聽到、看見的台北城來說,我的近代史裡還有好多好多的願景想像,不過我的北城還很貧瘠、還很荒蕪,還要讀村上春樹或卡夫卡、要演李安或伍迪艾倫、要畫幾米或宮崎駿、要聽江文也或蕭邦、要舞林懷民或碧娜鮑許、要臨摹王羲之或董陽孜、要朗誦商禽或莎士比亞、要實驗愛因斯坦或牛頓、要遊歷馬可孛羅或玄奘、要捐獻陳樹菊或史懷哲、要拜禱釋迦牟尼或耶穌、要……,他們都備好了掌聲,隨時喚出金碧輝煌,在大時代的額際為我刻下歷史標誌的康熙盛世。

  二樓、B1,在上下三層樓之間讀著我的北城,也與之外的台北城共同讀著我的未來。北城生活浮沉來去,浮沉有沈葆楨的提點,來去有蔣渭水的導領,知感交融讓這座城不只是從甲地—轉乙站—到丙點—返丁處的遷徙或經過,而是堅卓的棲居與落戶。只是呀只是,成功,還住在隔壁,還沒過來串串門子、認識認識、提拔提拔還不敢驕傲榮歸故里的,我。

  附註:〈誰住在隔壁〉裡的「誰」——徐霞客、哥倫布、鍾馗、陶淵明、張愛玲、希區考克、關雲長、麥克阿瑟、文天祥、岳飛、陳澄波、李梅樹、范謝將軍、媽祖、福爾摩斯、柯南、貝多芬、披頭四、卓別林、周夢蝶、傅培梅、阿基師、吳清源、蔣勳、聖嚴法師、黑澤明、哆啦A夢、安藤忠雄、賈伯斯、柯錫杰、布列松、馬奎斯、村上春樹、卡夫卡、李安、伍迪艾倫、幾米、宮崎駿、江文也、蕭邦、林懷民、碧娜鮑許、王羲之、董陽孜、商禽、莎士比亞、愛因斯坦、牛頓、馬可孛羅、玄奘、陳樹菊、史懷哲、釋迦牟尼、耶穌、康熙、沈葆楨、蔣渭水,我向他們致敬。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