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社已屆一〇六年的「三峽清樂社」,代表了以北管為主的傳統樂團;也彰顯目前在新北市三峽區的陳、劉、李姓地方氏族,過去為三峽的付出。身為李姓子孫的秀川里長李楷瑞表示,清樂社社員多為三峽著名仕紳,對地方影響卓著,其中陳炳俊、劉清港、李梅樹就是清樂社的靈魂人物。
據《三峽鎮志》記載,陳炳俊生於一八八六年,後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就讀,第一名畢業,一九三〇年被任命為第六屆台北州協議會員,連任五屆,迄於台灣光復。陳除膺任三峽鎮首屆鎮長,又於戰後率先提議修繕三峽祖師廟,聲譽日隆。
而李梅樹除了藝術方面的成就,也活躍於地方政壇。除了一九四八年擔任三峽鎮農會理事長,一九五〇年後連任三屆台北縣議員,並曾角逐台北縣長。落選後專注於藝術與修繕三峽祖師廟,並於當時祖師廟主委陳炳俊病逝後接任主委,直到李梅樹去世為主,共耗費卅六年的心血在修繕工程上。
另外,就《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州統計書》登載,劉清港為李梅樹兄長,隨母姓,一九一〇年起擔任公醫巡迴三峽小學校、三峽公學校、成福公學校、尖山公學校﹝今鶯歌國小﹞、樹林公學校、柑園公學校等六校之醫務,卒於任上。劉清港樂善號施,多年來免費義診多次,對三峽頗有貢獻。
一九二一年,陳、劉、李姓地方氏族更入股,由「基隆豪門」顏國年所發起的海山輕鐵株式會社,輕便軌道成福至大寮線。當時三峽街區除了臨溪面,其餘皆為輕便鐵道所包圍及貫穿,輕便軌道就是當時陸運交通的代名詞。輕鐵以交通運輸、礦業、產物買賣為主,帶動三峽地區發展,一直到一九六〇年結束。
李楷瑞說,家中三代皆為里長,清樂社的存續除有娛樂效果,維繫人際情感,還可見證三峽百年開發與人際網路歷史。清樂社新生代人才短缺,老技師又逐漸凋零,樂社漸趨式微。不過,藉由本次繞境活動,希望延續更多新血加入,再榮耀三峽百年。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