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說唱藝術」?簡單的說,就是將中國的文字、語言、音樂和特有的又說又唱的技巧,用來敘事、抒情、寫景,以娛樂群眾的表演藝術。根據戲曲學者曾永義的統計,民國初年到二十年間,北京、天津、上海等大都市的遊藝場所,有所謂「什樣雜耍」的表演藝術。「什樣」是指它的多與雜,絕對不是八、九、十的「十樣」。事實上,當年常見的表演藝術有幾十種,現在各地綜合統計起來,約有三百四十多種。臺北縣中和國小三年級吳泓陞這樣說。
吳泓陞曾在國語日報社科學班學習,最近還以說唱表演《黃昏》,獲得李梅樹紀念館「話畫」比賽低年級組第一名。他不畏寒流來襲,和幾個兒童說唱藝術團的小朋友,正為新年公演加緊練習。他說,在節慶、春節時表演說唱藝術,特別有氣氛,是應景的民俗表演。尤其是相聲表演,是為了讓大家笑。會意的笑讓人心靈相通,輕鬆的笑讓人平靜適意,開懷的笑讓人神輕氣爽,幸災樂禍的笑可就讓人如坐針氈了。
臺北市芝山國小的林方世,練習貫口活兒《報菜名》時,就像一個吃遍山珍海味的老饕,從「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滷豬、滷鴨、醬雞、臘肉……」一口氣報出了一百零八道過年應景年菜。
臺北市龍安國小四年級的許巍耀,從小就學習各項才藝。他認為,練習說唱藝術,是心情不好時轉移注意力的好方法。臺北市景興國小六年級的李元元擅長「竹板快書」,她說,最難的是,表演者要一心二用,要熟記手上竹板的各種板式,嘴裡還要不斷的說話。她剛練習時,手口不協調,手指被竹板敲到紅腫。她說,唯一的祕訣就是苦練,未來,她要學習更高難度的京韻大鼓。
「欸!往裡頭看哪!你就往裡頭瞧咯!有兩個耗子在摔角。耗子又是什麼?就是老鼠哇!這兩個老鼠在幹什麼?牠們在辦運動會。」臺北市永安國小六年級簡士登,又敲又打的表演拉洋片。他說,學相聲得到許多讚美,但是「老師禁止我們死背稿子,必須心領神會,消化成自己的語言再說出來,才能把歡樂帶給觀眾和自己。」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