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14座賢人像 際遇大不同
唐榮麗|中國時報/北縣新聞∣2006年1月9日
  十來年前,台灣在一陣拆銅像風中,台北縣政府卻陸續塑立14座人像。不過這些人像無關政治,而是要引領縣民認識各領域、長期貢獻地方的賢人。這些塑像有的越來越亮眼、有些顯得歷經風霜;更有被潑漆或局部毀損者,除管理單位應細心呵護,也是考驗大眾公德心的一課。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表示,為了讓在地人了解在地賢人,在文化局前身文化中心時代,就規畫了「典型在夙昔─為鄉里人傑塑像」活動。從民國八十三年設置台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塑像後,到民國九十年間共為13位傑出人士、塑立14尊人像(其中美術大師楊三郎有兩尊)。材質方面有的是石雕、有的是銅雕,作者都是大師級創作家,每座塑像的經費從6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

塑像最高100萬元

  文化局指出,被塑為人像的賢人包括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現代音樂先驅江文也、台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台灣巨將畫家李梅樹、人道精神實踐家施乾、為台灣奉獻一生的傳道家馬偕、美術大師楊三郎和李石樵、礦坑美術家倪蔣懷、礦工醫師彭慶火、台灣白話文學先驅張我軍、台灣統計學先驅陳紹馨,以及在八二三炮戰中居功的吉星文。

  這些塑像涵蓋美術、音樂、醫學、社會等各領域,與政治銅像完全不同,因此被視為教育下一代的理想教材,塑立地點多在公園、學校等公共場合。

  當時大力推動人傑塑像的文化中心主任、現任台灣文獻館館長劉峰松表示,因居所地利之便,他常到永和仁愛公園看看兩位楊三郎大師的塑像,除了創作歌謠的楊三郎塑像基座稍有裂痕外,其他都令人滿意;偶爾到淡水看看馬偕塑像,感覺也不錯。

  但聽聞部分塑像被潑漆、破壞時,相當訝異。他認為這可能是無聊人士的偶發舉動,應不至於對塑像(人)有什麼仇恨或敵意。他也希望藉由對塑像的友善,尊重並懷念貢獻過這塊土地的先賢。不管是本地人、飄洋過海來服務的西洋人,只要功在台灣,都是值得讚頌的傑出人士。

 

李梅樹 眼鏡被扯斷
林家群|中國時報/北縣新聞∣2006年1月9日
  出身三峽的大畫家李梅樹,除了美術外,最為後代稱道的就是督造三峽祖師廟的整建工程,雖然祖師廟整建到李大師去世時仍未完成,但文化局為了表彰大師在藝術的成就,邀請王慶台為大師塑像,並於八十四年四月九日塑立於三峽安溪國小。

  安溪國小人員說,小學生看到大師的眼鏡壞了,會問怎會這樣?為何不修好?校長周萬國表示,大師的眼鏡應該是被到學校運動的人破壞的,被扯斷的眼鏡可能還在校內,找到的話會把它焊回去。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