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七○及八○年代創造了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九○年代及二十世紀結束之前,台灣又創造了民主的政權和平轉移的政治奇蹟;二十一世紀則是台灣人創造文化奇蹟的時代。有第一流的文化,才能創造第一流的國度;未來的台灣能否成為第一流的國度,主要看我們能否創造文化奇蹟,並讓台灣成為文化掛帥的國度,徹底擺脫五千年中國政治掛帥的傳統與陰影,成為新生的、充滿文藝復興氣息的國度。
要使台灣成為像瑞士、奧地利這般文化掛帥的國度,首先陳水扁總統必須實現他二○○○年所提出之文化白皮書的承諾,把目前的「文建會」提升為「文化部」,並且學習法國,讓文化部成為政府的第一部會。其次,文建會╱文化部的預算應由目前的百分之零點三八(約五十一億)提高到百分之二(約三百億)。這個文化預算雖然比交通部及教育部的預算少很多,也遠不及瑞士日內瓦(百分之二十)等城市,但至少是一次大躍進。二○○四年總統選舉時,陳水扁在台中曾提到使文化部成為首席部會的理想,希望他在連任四年中能實現。
另外,希望新任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先生能循「同心圓」理論,由近而遠重新編寫本土化、人文化與國際化的教科書。本土化的目標是讓大家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以身為台灣的公民為榮。人文化的目標是讓台灣成為一個有氣質的國家,每一個台灣人都像義大利佛羅倫斯人一樣有氣質,讓暴力與黑暗的一面慢慢消失。而國際化的目標是要讓台灣人擁有世界觀、與國際的產業與資訊接軌;不但擁有世界公民的胸懷,更讓台灣製造的優良產品成為國際市場的名牌。
第三、引進愛丁堡的「國際文化節」模式,在台灣締造東方最盛大的國際文化節。今年是台灣的觀光年,但是台北的燈會、宜蘭的童玩節與台南的七夕國際文化節卻只能吸引本國人,很少有來自外國的觀光客。蘇格蘭的愛丁堡國際文化節,五十年來每年吸引五十萬世界各國的遊客。此文化節包括音樂節、書展、電影節、爵士音樂節及軍樂隊表演,還有來自全球各地的街頭表演家,構成一年一度盛大的愛丁堡國際文化節。今年音樂節的重頭戲是由台灣指揮家呂紹嘉所率領的漢諾巴歌劇院,演出杜步西的歌劇。我們可以把愛丁堡國際文化節的精華節目逐年引進台灣,舉行一年一度的「台灣國際藝術節」;把呂紹嘉的漢諾巴歌劇院邀請來台灣演出,將是好的開始。
第四、文化硬體建設:美國雖然算不上是文化掛帥的國度,但他們最近在文化硬體建設上也投注了不少心血。例如已故石油大王Paul Getty基金會花了三六○億台幣請建築大師Richard Mejer在洛杉磯建了一棟美輪美奐的Paul Getty Museum,成為洛城的文化旅遊勝地。又迪斯奈遺孀也拿出五千萬美金,經過十六年努力,在二○○三年十月以九十四億台幣完成了當代大師Frank Gebry的「迪斯奈音樂廳」,成為洛城新地標。有了這兩棟文化硬體建設,現在沒有人敢說洛杉磯是文化沙漠。
如今連不重視文化的華人國度新加坡也花了一二○億台幣興建了兩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廳,並企圖推動新加坡的文藝復興。台灣的文化水準及文化條件遠勝於新加坡,希望五年五千億的十大建設至少有百分之十花在文化硬體建設上。目前計畫中只有約三○○億是在文化的硬體建設上,包括高雄衛武營的三座音樂廳、台中的古根漢美術館、大師Jean Novell的歌劇院,以及Frank Gehry的市政府大廈、北中南三座流行音樂中心、嘉義的故宮分院,以及台北縣的國際演藝廳。以上這些國際級的文化硬體建設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略本土文化的歷史轉承,如美術大師郭柏川心目中的「台灣現代美術館」(台南,收集近百年來台灣畫家的重要作品),或在宜蘭建設代表台灣理想主義人物的「蔣渭水文化中心」,才能平衡台灣的東西文化差異(台灣東部宜蘭、花蓮、台東都沒有一座國際級的演藝廳)。同時,美國每一位總統都有紀念圖書館,尤其是貝聿銘設計的甘迺迪總統紀念圖書館便成為波士頓的地標及觀光勝地。我們也應該在李登輝前總統的故鄉—三芝—蓋一座有永恆價值的紀念圖書館,不但收集他個人的著作及文物,更收集台灣四百年重要典籍著作及台灣民主運動的苦難歷史,都在此呈現出來,使參觀的人在認識台灣的歷史,也能認同台灣這塊土地。
文化王國之夢
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日出刊的台灣文藝,我在其中描繪了「台灣文化王國」之夢。未來台灣的文化走向應該師法歐洲的文明小國瑞士與奧地利等,將國家建設成公園,而大城市應該像莫札特的出生地—薩爾滋堡—一樣,把古典與現代作完美的融合。因此台灣文化王國裡再也見不到王公貴族的銅像(如蔣介石),卻到處都是對台灣文化有貢獻之卓越人士的銅像(如鄧雨賢、黃土水、江文也、廖繼春、賴和、蔣渭水、楊逵、呂赫若、李梅樹、陳澄波等人)。教育上,從小學、到大學都以人文精神為中心,培養學生欣賞優美的音樂、美術與文學作品的精神,不再以填鴨式的升學主義為主。台灣的歷史、地理與人文將世界及中國等量齊觀,台灣原住民的神話傳說歷史文化再度受到尊重。而後,台灣將擁有國際水準的大學,不必出國就有能力得諾貝爾獎;台灣擁有第一流音樂學院,不必出國就可以培養出柴可夫斯基國際比賽的首獎。台灣政府與人民以文化狂熱取代政治狂熱,文化消費變成政府與人民的重大支出。我期待能創建藝術家的桃花源,每年選出三十位左右台灣傑出的作家、音樂家、畫家及其他藝術工作者,讓他們終身不必為生活而憂,全力奉獻於台灣文化史上的名作,同時在台灣及世界各地普設「台灣文化中心」,收集一切有關台灣的資料,促進世界各國對台灣的瞭解,建設台灣成為文化輸出大國。以上是我個人的文化王國之夢,如果台灣無數當政者、文化人與知識份子也都有這些夢想,也許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便能創造「文化奇蹟」。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