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番薯頌
王金三|中華日報/要聞|2004年4月19日
  在台灣,以往很多人是吃番薯長大的,番薯吃怕了,到現在還有人說看到番薯就想哭。但台灣人負番薯,番薯何負於台灣人?若無番薯,台灣人怎能養得像台灣牛一樣勇壯,耐操耐勞。

  說來可憐,窮人和豬都吃番薯,「時到時擔當,無米煮番薯塊湯」,養成台灣人的豁達;因為番薯價格低賤,日據時有句俗諺說,「番薯簽比魚翅,破尿壼比玉器」,目的在反諷台奸「辜顯榮比甘地」,真沒得比。不過番薯今非昔比,已是上好養生食品,「富邦家族」透露,全家都吃地瓜餐養生,聽說還有排毒減肥效果。風水輪流轉,窮人吃米飯,富人吃番薯,也算扯平。

  台灣地形像番薯,番薯也變成政治圖騰,「番薯落土嘸驚爛,只願枝葉代代傳」,象徵台灣民族意識,台灣人就是番薯子,台灣就是母親的名。不少政治人物以「愛台灣」為名,撕裂族群,可能遺害台灣,最近沈富雄提議年底立委選舉勿以「愛台灣」為主軸,炒作族群議題,顯然比較符合整體台灣人的利益;如同新品種芋仔番薯,可能更合新台灣人的口味。

  十九世紀法國畫家布賀東以「拾穗」畫作享譽藝壇,畫中農婦拾的是麥穗;台灣前輩畫家李梅樹油畫「黃昏」同樣有名,畫中農婦撿的是番薯。麥穗與番薯,粒粒皆辛苦,畫家讚美自然、歌頌農夫,令人心有戚戚焉;在台灣尤應感恩惜福,天賜番薯養生活命。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