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三峽祖師廟 創造的東方藝術殿堂
張慧中|人間福報/宗教文化∣2004年4月4日
 三峽李梅樹 愛鄉愛藝術

  當人們提起台北縣三峽鎮的祖師廟,一定會聯想到李梅樹教授的名字。似乎,祖師廟和李梅樹三個字已合而為一,也就是說,若沒有當年李梅樹教授的全心奉獻和參與,就沒有今天聲名遠播,享有傳統雕刻藝術殿堂的清水祖師廟了。

  李梅樹為三峽人,早年從事繪畫研究,一九二八年渡日入美術學校就讀,一九三四年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返台,積極的投入在台灣畫壇的活動,多年的熱心參與,確實對台灣後學,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祖師廟再建 前後卅六年

  民國卅六年(一九四七年),當時殘破且年久失修,屋漏連連的祖師廟決定重修,對地方人士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形式的再生,而是信仰中心的重新建立,由於地方人士的力邀,當時任藝專美術雕塑科主任的李梅樹教授,接下了重建委員會主任乙職,開始了他直到辭世以前,長達卅六年無間斷的全心奉獻和參與。

  一般的廟宇在大木格局決定後,裝飾的部分,都由包工制度去完成,但三峽祖師廟因為有李教授的督導,在藝術層面上,就必然產生更深入的要求,這也就是數十年後,三峽祖師廟能享有「東方藝術殿堂」美譽契機的遠因。

 傳統木雕師 精品留青史

  祖師廟的大木,由當時台灣一代宗師陳應彬的傳人陳田司綜理。因此,凡出自彬司派下的高手,像黃龜理等人,都留有作品在這廟中。而這些作品早已列為國寶級的作品。除此之外,李松林、李煥美、林松等名手,也為祖師廟留下不朽力作。

  當年,匠師重視個人名節,在競相比較下,無不用盡巧思,做成傳世傑作,這和數十年後年輕一代,只競相爭奪利益,利用三峽的盛名為個人背書,實在令人扼腕。除此外,其石雕陰刻的理念更是其他廟宇難望其項背。

 歲月積佳作 美學集一身

  李梅樹在授課之餘,全心奉獻在三峽,所以,受其精神所感,當時好友名家,均提供手稿,做為陰刻的範本,因此今天赫然可見一代宗師的大作。而在一所廟宇中,見到如此豐盛的手稿,不但是美術史上難得的史料,更是當時提升民俗文化的一件大事。因此後來其它廟宇也競相模仿,惜無專家之功,僅能裝扮門面而已。

  祖師廟中的石雕、石柱,是一大特色,不但柱多工細,而且用石精確,更見立廟的衷誠。在督建的卅六年間,李梅樹幾乎每天都抽空到廟裡督工。從不易看清楚的屋頂剪粘,到簷下的吊籃,從斗拱、插角到石柱、石珠,由花窗到石壁,無一不是藝人們在空間舞台上的最佳演出。他們奉獻畢生心血,使這些過程得以累積,成為藝術殿堂,如果當時不是由李梅樹去督修,恐怕今天就不會見到這樣的成果了。

  今天的三峽祖師廟,除了它是地方人士的信仰中心外,也因李先生數十年嚴謹耕耘的工作態度,為傳統建築雕刻工藝,留給後代一個「東方藝術殿堂」,這些文化的寶藏,是無法估算的。

 

  三峽祖師廟的滄桑歲月

  三峽,是大嵙崁溪、狗穴溪、橫溪三條河流,沖積成的三角形平地,舊名三角湧,一九二○年十月一日因日本政府更改台灣地區地方名稱一百多處,而改名為三峽。

  清水祖師,俗名陳昭應,係北宋京都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省開封縣)。曾追隨宋丞相文天祥義舉勤王,英勇抗禦元兵,轉戰大江南北,為抗元扶宋之英雄。明太祖追念陳昭應,功在國家,敕封為「護國公」,詔命於福建省安溪縣清水巖建立祠堂崇祀,因此安溪人稱為祖師公,祠曰「祖師廟」,普受祭祀,香火不斷。其生前隱居於清水巖,故稱清水祖師。

  兩百多年前,一群福建安溪人,帶著他們香火酖酖清水祖師,隨者鄭成功來到臺灣,在三峽看到與故鄉安溪完全相似的土地,便決定在此築屋墾地安居下來。清水祖師因為它顯赫靈驗,成為三峽人的精神象徵。

  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三峽人在山水靈秀的三峽溪西岸,興建了這座祖師廟,命名為長福巖,供奉他們信仰的清水祖師公。

 祖師廟三次重建

  第一次重建,是由於天災。臺灣北部的一場大地震,使得祖師廟部分損毀,因此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地方人士籌募款項,擴建為較具規模的廟宇。

  第二次重建,因甲午戰爭,清廷戰敗,馬關條約中割讓台灣,當日軍進佔三峽時,三峽人奮起抗敵,以祖師廟為指揮中心,曾給日軍慘重的打擊,後日軍採報復手段,糾集大批軍力進行殲滅,祖師廟就在一八九五年付之一炬,於一八九九年在地方仕紳的籌劃下,祖師廟二度重建。

  第三度重建,是在臺灣光復後,當時祖師廟,由於年久失修,殘破不堪,加上征調海外作戰的三峽子弟平安歸來,都深信冥冥之中,是祖師爺的保佑,更增重建的心念。第三次重建由民國卅六年(一九四七年)動工,直到李梅樹教授病逝後,長達四、五十年之久,尚未能全部完工。

 藝術成就留萬世

  主持重建工作的前藝專美術兼雕塑科主任李梅樹教授,本著對藝術的熱忱,力排眾議,主張要使祖師廟成為一座融合中國歷史、文化和寺廟藝術的廟宇。直到李教授去逝,在漫長的卅六年歲月中,李教授不計金錢、不計時間,將半生歲月毫無保留地奉獻在祖師爺的整建工作上,今天當觀賞祖師廟的遊客們,在欣賞精工製作的雕樑畫棟、美不勝收的雕刻精品之餘,不得不感懷李梅樹及無數匠師們一鑿一刀的心血,而他們的心血並沒有白費,祖師廟目前已成為台灣家喻戶曉,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的雕刻博物館了。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