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三峽祖師廟 李梅樹藝術大師之豐碩傑作
李文枝|台灣公論報/第12版∣2004年1月20日
  記憶中的廟宇,大多是觀音宮、媽祖宮、城隍廟和義民廟等。小孩時,非常喜歡年節的到來,可以跟著大姐或媽媽去廟宇點香祭神,是一種迷信的崇拜。那時,既無知廟宇的歷史故事,對其建築也毫無興趣,只知道每當我們要升學考試之前或有病痛時,大姐或媽媽也會去廟宇點香求籤,來祈求平安。稍長,也不懂如何來欣賞此獨特的廟宇建築。但是,這次參觀三峽祖師廟,我十分深刻的感慨,台灣文化的特色,可由各地廟宇建築之宏觀而略見一斑。

  古早世界各地,信仰是安穩社會的一個重要支柱。西方社會可由其教堂的建築,而觀察其文明及歷史背景。而在早期封閉、開墾、拓荒時期的東方社會,農民及墾荒者之生存與否,全靠勤勞、打拼外,也必須與天災人禍搏鬥,其困苦、焦慮或失望,則藉由信仰之廟宇而得以紓解,並換取鼓舞的力量,因而佛寺、道觀、祠廟、孔廟、文廟、武廟等等廟宇的建築林立於各城市及鄉鎮。到目前為止,在台灣有很多古早的廟宇,已列為一級古蹟。

三峽祖師廟

  建於1967年,於1833年,作第一次重建。後於日據時期再遭日軍燒毀,於1899年作第二次重建。終戰後因漏水嚴重,被當時受日軍徵召參戰返鄉的鎮民要求,而於1947年開始第三次重建,並由前師大、藝專美術系教授,畫壇耆宿的三峽鎮本籍李梅樹(1902-1983)大師親身規劃及督導。迄今,已有122根石柱及銅柱的雕刻,均需費時一千多個工作天,待全部完工時,總數應有156根支柱。

  三峽祖師廟佔地約五百餘坪,是一座採用純粹古法建造:以石為基、以木為頂,以木為樑、以石為柱之五門三殿式廟宇也是一棟經由神工匠心精雕的藝術品,善男信女祈福求願的殿堂。

  祖師廟前殿的銅門、銅柱均有銅雕,每一堵牆壁均雕滿歷史典故,如岳飛精忠報國、木蘭代父從軍、勾踐臥薪嘗膽、蘇武牧羊..等。

  外牆則有彩繪的浮雕或陰刻,以及宇宙觀之花景:春(梅花)、夏(荷花) 、秋(菊花) 、冬(茶花) 。圓形石柱之圓雕、浮雕或透雕的花鳥及龍柱,其精彫細刻,美輪美奐。木雕上的每件人物也都引經據典,或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等。

  五光十色的屋頂內部(inside ceiling)之八角形、圓錐形及迴旋型的藻井,複雜的斗拱結網式而襯托出華麗。屋頂外面的造型及彩色變化多端,屋脊有瓷片或玻璃片的剪粘或交趾燒陶瓷,鑲嵌或裝飾成玻龍及各種人物與故事、花鳥的圖案。屋角四週均可看到由底座托出光彩豔麗的小台子,有的像是個民俗歌劇舞台,有的是佛祖昇天的故事,或者其他民間典故。

  此次遊覽祖師廟,很歡喜也很慶幸由李景文先生親自導遊解說,滿堂淋漓盡致的雕飾,充分表露出李梅樹先生的深厚的藝術涵養。毫無疑問,這棟祖師廟的建築以李梅樹大師個人藝術成就的總匯:包括彩繪書法,木雕石彫,泥塑陶瓷,而這些藝術品的內容則引經據典,包含了文學與戲劇。

  我對東方傳統廟宇的建築沒有一絲觀念,對典籍及文學戲劇也所知不多,藉由這次母校百年校慶的活動,因緣聚會,很高興可以欣賞到祖師廟精美的建築及增長知識。我想,以後會仔細參觀類似的建築,繼續發掘鄉土文化的寶藏。

  我的感想:三峽祖師廟的建築在形狀與空間的戲劇上,有點像是十八世紀西方Rococo(洛可可)款式。Rococo來自法語Rocaille,意為岩石和貝殼,是一種波洛克後期(late baroque)的室內裝飾藝術(decorative),以鮮艷花卉、繁茂枝葉,以及其他自然造型在室內牆壁、門窗或天花板上作為裝飾材料。

  可惜的是在祖師廟前面,有一座非常醜陋的橋樑,「不恰當」的涼亭款式以及欄杆上「不適宜」的小刻塑,使人有「牛頭不對馬嘴」之感覺,完全破壞河畔與廟宇的景觀,以及整體環境的和諧。可見台灣古蹟維護工作的整體規劃有待加強。必須排除八股,並融入永續合宜的民情傳統文化。

  參觀祖師廟完畢後,轉赴李梅樹紀念館參觀畫展。大家走過「醜陋」的橋樑,路過小學和市區商場,不到十分鐘就來到紀念館。一進入畫展室,一眼瞥見油畫《清溪浣衣》一幅,馬上就想起來鄭炳全先生曾經提到過「…兩位三義農婦,戴竹笠,蹲坐在清澈溪流中的圓石上,俯身洗衣或洗菜,宛如畫家李梅樹三峽山村溫馨動人的油畫。」如今才瞭解其意,而使我驚喜不已。沒想到三生有幸,我竟然有這個機會來參觀李梅樹大師的畫作。想來,應該要特別感謝同學靜嫻的好意,在過了報名期限之後,仍舊以她的人脈關係,替我報名及代付費,而使我「不得不」再返鄉一趟。前兩個月的兩趟商旅,使我精疲力竭,外加心緒低沉鬱卒,沒想到這次返鄉,卻有建築與藝術的兩筆意外收穫。

  想到1970s念書時,需要選修一堂藝術系的課,若選〈藝術歷史〉的課程,將有「看懂書」和「作讀書報告」的困難,所以,我選擇了畫圖課。除了素描外,一個學期要畫兩張油畫,老師對我這個膽小的建築系學生特別通融,因此我只停步於acrylic,沒畫過油畫。一年下來,畫了自畫像、校區一圓形教室及園景、有磚頭及絲織巾之室內自設佈景、裸身女模特兒等四張畫。那張模特兒的畫像已不見蹤跡,不知道是否已經丟掉或意外遺失。只記得當時作畫時很彆扭,只敢看大腿到腳跟一段的距離,畫肌肉線條和腳式,得到的評語是「可以」,還記得老師帶著笑臉說,已結婚又生過孩子的我,怎麼還那麼膽小又害羞。沒想到,我與畫畫也有一段情緣。

李梅樹的創作藝術生涯

  李梅樹1902生於三峽,1983逝世、葬於三峽,享年八十有一,是偉大的藝術家及教育家。1962至1975任職文化學院、國立藝專及師大藝術系教授。1959年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第一次個人畫展;1982年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舉行八十回顧展。

  1945年起,李梅樹開始熱心三峽當地公益事務。1947年擔任三峽祖師廟重建委員會主持人,從此即默默奉獻一生的藝術熱誠與涵養,數十年如一日的督察及監工全部雕刻細節,使重建後的祖師廟,情像一棟東方藝術的殿堂,進而躍昇為一座雕作的博物館。

  二十歲結婚,二十七歲才赴東京美術學校入學西洋畫科,屢獲文化獎及特別獎。1934年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受「岡田三郎助」老師的影響,而致力於寫實路線。鄉村風土人情的描繪,大多以自家人及週遭親友人物為對象。

  女兒畫像居多,筆法的細膩,勾出了女性的自然美麗與溫柔氣質,毫無矯揉做作,看來非常親切。而全家六人的《黃昏》作,更襯托出早期農村的純樸與困苦的畫面,也使我清晰的回憶起,五十多年前時光的倒流。仿彿有我的影像於一幅《清溪浣衣》的感覺,鄉村的生活永遠是真與美(註)。

  我以李梅樹紀念館發行的《李梅樹藝術創作生涯・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小本子最後段落的說明,來做為尊敬這位前輩畫家的結語:

  「•••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李梅樹是如何學習西洋(畫作),然後面對鄉土,進而創作獨特的台灣風格。他的一生,正是台灣美術走向本土化的縮影,值得我們仔細觀察。

  賞畫前,我發問在先,李景文先生的回答是:可拍攝但不許用閃光燈,而使我有一點遺憾的心情,因為我的相機會閃光,只好買下有八幅《李梅樹作品展》的一本畫冊和介紹《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小本子。李先生希望他先父的作品最好存放於公共藝術館之下,如此才能廣泛的接受大眾的觀賞,但不要被深鎖或埋藏於宮院。畫作之維護極待處理,唯家族私營的力量微薄有限,他失望的語氣中,夾帶著一種急迫覓尋新居的感慨,也讓我頗有同鳴之感。

  東、西方社會對文化藝術觀的差別,有如南、北極之距。目前台灣鄉土文化的維護仍有待提昇及加強。為何行政院及文建會會作出「厚洋薄土」的方針,例如要播出五十億元經費來蓋什麼外來的古根漢美術館,卻無法顧及只要花上兩、三億元,來照顧本土藝苑文化,難道「會叫嚷」的才「有糖」吃?我不知道什麼叫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 Spain?),只知道它有個奇形怪狀的「金屬片」外表建築。它的性質和內容,與我們的倫理和文化有多少相關?要蓋在何處?在荒野之地抑或拆除某地舊址?有環境綠化保護規劃?為何而蓋?如何來蓋?有交通流程處理方針?有能源控制計劃〈Energy?適合我們寶島的炎熱氣候?抑或紙上談兵?

  非常諷刺的事實,就是這個台中市府,卻說要配合大規模的商業計策,竟要築道穿越東海大學校地。實在想不通,怎麼有這種奇異怪誕的市政計劃:為商機而來破壞美麗蒼翠的校園;其崇洋心態而情願興建外來的古根漢館,竟然能夠得到「游揆」的首肯來補助經費。Is the other side of the grass greener?自己的寶貴不珍惜,自己的孩子不愛,自己的家庭不保護,天下真有這種大傻瓜嗎?若有,那一定是個對台灣鄉土無情無愛者。

〈註:想起三十多年前,我曾經背著大女兒,於十來步遠的清澈小溪流畔洗衣;而二十多年前,帶著三個孩子返鄉時,他們高興的於溪畔嘻嘻哈哈、戲水游玩,被在洗衣的鄰居婦女們,笑稱美國回來的天真傻小孩。《清溪浣衣》記錄台灣早期鄉下人樸實生活,確實帶回我的濃郁鄉情...。〉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