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社論
紀念館與美術館
民生報∣2003年12月17日
  幾年前,在過世的本土老畫家受到大家尊重、追念的風潮下,有些老畫家的家族不忍讓遺作星散,為他們籌劃了紀念性的美術館。其中以三峽的李梅樹紀念館與永和的楊三郎美術館最為知名,成為文建會重點支持的地方文化館。可是,私立的美術館經營之艱苦,實有不足為外人道者。

  老畫家的遺作都是國家的文化資產。然而,對社會大眾來說,卻不能是深奧難懂的藝術品。當世貿展覽館展出電腦及週邊產品,每天擁進幾萬人的時候,這些紀念館通常是門可羅雀。大眾並沒有掏腰包支持文化的習慣或興趣。從另一個觀點看,這些文化資產也沒有對大眾產生教化的作用。對於辛苦撐持美術館的家族來說,究其本意,一方面是個人的追思、懷念,另方面是為國家保存文物。他們要怎樣在這兩個不甚相容的目標之間,找到可長可久之道呢?

  私人、單一藝術家的美術館沒有永續經營的條件。即使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其紀念館也要政府的捐助來維持。所以,這些藝術品最合理的去處是國家或公立的美術館。只有大型的美術館,才有足夠的經費展示、或保存重要藝術品。然而,對藝術家家族來說,這些藝術品有極高的感情價值,也有極高的市場價值;他們不願意放手。於是,價值連城的遺作反而成為重感情的家族成員所必須背負的十字架。

  日前本報報導,李梅樹紀念館勉力經營至今,無力負擔作品維護的費用;但他們既不想給公立美術館,又不願離開三峽,因此,退而求其次,希望建校於三峽的台北大學可以成立一座美術館,負典藏、展覽之責。這本是好事,然而台北大學沒有設立美術館的計畫,無法玉成此事。這段新聞,充分反映了私人美術館無法解決的難題。

  我們認為,文建會應該出面協調解決此一潛在的重要問題。地方性的私立博物館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政府不能再視為私人事務。設法把私人收藏列為公立美術館的分館,不失為一個解決之道,不知此法可行否?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