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名畫「附郵」 等20年
陳長華|聯合報/文化∣2002年12月4日
  七十多年前,當廖繼春畫「有芭蕉葉的院子」,或陳澄波畫「夏日街道」時,也許不會想到有這麼一天,他們的畫作成為台灣美術史的名畫,同時成為中華民國郵票的圖案。隨著魚雁往返,讓台灣本地人和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分享他們美好的創作。

  近代本土美術作品登上郵票已經醞釀了二十年了,民國七十二年間,當文建會主辦「年代美展」時。當時的主任委員陳奇祿和美術科長黃才郎,就積極想促成近代美術創作印在郵票上;但是提案兩次都未被接受,以後隨著人事變遷,這個案子也就擱淺。

  黃才郎經過主掌高美館,輾轉到台北市立美術館擔任館長後,在一項國際設計展的評審場合,因設計界人士的鼓舞,便將二十年前未完成的構想調整後,向郵政總局提案,他以已過世畫家為對象,總共提了十二人,經郵政總局遴選的第一批,就是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與郭柏川。

  過去郵政總局的郵票以繪畫為圖案,較為民眾熟悉的是故宮名畫「清明上河圖」、清代郎世寧的八駿圖等,當代畫家部分只有水墨畫家張大千、黃君璧等人作品;這次是首次採用本土西畫創作,在確立文化主體性,以及與時代腳步結合具有深刻的意義。

  郵票雖然格局小;它因流通全球,所映現的國家文化形象不容忽視。作品上郵票,對於畫家來說,榮耀重新被擦亮,對於美術館的社教功能來說,又添加了一群集郵之士,而台灣的名畫現場也不再局限於美術館庫房,現代美術走出去,僅藉方寸之間!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