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建會高喊文化事權統一,全台各地的博物館、紀念館卻不斷衍生問題,繼李梅樹紀念館成半休館狀態,昨日國立台灣博物館、坪林鄉茶葉博物館、鹽業博物館,都分別發生遭監院糾正、經營不善與為經營權大踢皮球的奇聞。既缺錢又缺人,擺盪在教育部、文建會都沒有魄力承擔狀況下,「爹不疼、娘不愛」似乎成了現今公私博物館界的寫照。
台灣狹小的腹地中,博物館少說也有數百家,在財力與人才缺乏狀況下,私人博物館面臨典藏空間、資金不足的現實考驗,加上法令不足,主管單位不明,有效管理與補助機制付之闕如,也因此為了生存,當文建會推出三十五億經費的「地方文化館」計畫,便成了大家爭食的目標,吸引了一百六十八件、經費高達十億元的申請案。
而官方博物館也面臨教育部與文建會業務可能移轉的不明狀況,因此七股鹽場籌備中的鹽業博物館,在各與會單位的本位考量下,評估專業人才與維護經費不足「深感承接不起」,但為了文化資產保存的大帽子,合力將經營權暫時推回台鹽的狀況。
當文建會正大聲疾呼推行產業文化的重要,一些所謂的古蹟活化博物館,如啤酒博物館、茶博物館、溫泉博物館等到底該如何定位;公、私立博物館狀況頻出,台灣的博物館政策是該要全盤檢討了,現在就看政府如何拿出魄力。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