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 李梅樹

首頁 關於李畫伯 作品線上觀 清水祖師廟 相關聯報導
依年代分類 依出處分類 依作者分類
農業生命力的多元呈現
發現台灣農業之美
許建榮|新台灣周刊/文化視窗∣2002年6月14日(第325期)
  二OO二年,台灣加入WTO後,這對台灣農業產生巨大的衝擊,也成為台灣傳統農業面臨發展瓶頸時的轉型契機。在全球化的地球村裡,如何凸顯個別差異的產業文化特色,正是台灣農業所需努力的目標。

  產業如何結合藝術?藝術如何呈現產業?《發現台灣農業之美─2002迎接WTO挑戰》特展,忠實呈現了兩者結合而成的「產業藝術」。

  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二十五日,《發現台灣農業之美鄉─2002迎接WTO挑戰》特展將於台灣藝術教育館展出「台灣蔬果花卉之美」,並在中正藝廊展出「台灣田園風光之美」。位於光華商場旁的希望廣場,則將在假日舉辦花果嘉年華展現台灣各地的農業生命力。

◆農業─台灣經濟奇蹟基礎

  台灣雖然創造了國際矚目的經濟奇蹟,但是這經濟奇蹟卻是建立在台灣農業的基礎之上,台灣農業生產從一九五三年佔國民生產毛額三四.四六%,一直降到一九八六年的五.五%;而工業佔國民生產毛額比例,則是從一九五三年的一九.三九%攀升到最高峰一九八六年的四七.一一%。這段台灣經濟爬升的時刻,正是由農業不斷提供工業升級的經濟基礎,但隨之而來的轉變,則是農業生產佔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不斷降低。

  我們需注意的是,一直到一九九六年為止,台灣農業的生產金額依舊不斷正成長,從一九五三年的七十九億零九百萬元,成長到一九九六年的二千四百五十一億八千四百萬元。

  台灣農業雖然有如此重要的貢獻,在過去威權統治的時代,基於升學主義與功利主義掛帥,台灣社會卻是甚少人去關懷了解台灣農業與農村田園。如今在回歸台灣本土化潮流中,加上休閒意識日漸抬頭,台灣田野生活才赫然成為當今話題。

  二○○二年,台灣加入WTO後,這對台灣農業產生巨大的衝擊,也成為台灣傳統農業面臨發展瓶頸時的轉型契機。在全球化的地球村裡,如何凸顯個別差異的產業文化特色,正是台灣農業所需努力的目標。

◆特展─展示農村獨特美學

  台灣成為WTO的第一百四十四個會員國。今後,不僅可以與世界一百十三個貿易國分享彼此的農經產品與相關資源,更是代表著台灣國際地位的升級。雖然台灣因此提升了國際地位與能見度,但更重要的是,加入WTO後,台灣的農經政策及田園景觀必將面對挑戰與衝擊。

  為了使國人了解我國農業的過去與未來,在教育部、農委會與文建會的指導下,由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委請台北市立師院視覺藝術研究所蘇振明教授,負責專案策劃「發現台灣農業之美•二○○二迎接WTO挑戰」特展。

  此特展的目的,是期望透過藝術來認識台灣的農業之美,也是透過藝術來關懷台灣的農業與田園,更是透過藝術來呈現台灣農村的獨特文化美學。

  特展中邀請國內各縣市產業畫家彩繪台灣的花卉、蔬果及田園風光之美,並配合舉辦全國兒童「彩繪家鄉的花果與農場之美」徵畫比賽,藉以展現「台灣花果真美麗,清香可口人人愛」、「休閒農場好山水,全民度假逗陣來」的潛在生機與價值。

  策展人蘇振明教授認為,本特展活動可視為「台灣本土產經藝術」參與WTO地球村嘉年華前的彩排。藝術創作展示包含兒童、畫家、插畫家及攝影家共一百七十位創作者,約兩百多件的產業藝術品;而動態活動則包含「全民簽署WTO許願條」、「看地圖,尋找台灣花果之鄉」、「希望廣場假日花果展示會」等親子教育活動。

  蘇教授希望本特展活動能達成下列三目的:(一)慶賀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二)融合藝術與產業的繪畫創作,落實藝術本土化的發展,展現台灣花卉蔬果及田園之美。(三)結合畫展、假日花果精品展示與創意親子教育活動,宣導我國加入WTO後產業與消費轉型的新觀念。

◆突破─產經藝術多元呈現

  對於此次產業結合藝術教育的突破性發展,長年投身藝術教育的蘇振明教授認為,「藝術」加「教育」的活動是台灣長年以來努力不夠的問題。他強調,此特展的規劃是展現藝術、產業、教育等三者整合型的大型展覽,並且是具體的產經藝術多元文化呈現。

  蘇教授說,特展中的WTO概念是往前看的願景,但是在圖象上有部分卻是對於台灣農業的回顧;其中部分藝術創作是透過楊英風、李梅樹等前輩畫家來回顧台灣。此外,還有中青輩藝術家對當代農業景致的創作,而且也有年輕藝術家特地上山下海到台灣各處去攝影、彩繪田園景象等等。

  此外,相關部會更整合資源透過教育部發動全台灣的幼稚園、國中小、高中職來彩繪在地家鄉的田園景致,他們描繪了阿爸阿母、阿公阿嬤的辛勤工作生活圖像,而且來稿的一萬多件徵畫作品中,都是共同呈現全民性的台灣農業圖像。

  蘇振明教授表示,台灣這個島嶼是美麗的自由之島,但是也是勞動與打拚之島;原住民生活歷史圖像曾經在他們的木雕、刺繡等等中呈現,而漢人墾殖也應有其豐富的墾殖圖像。蘇教授強調,台灣是有自己歷史的台灣,不是中國附屬的台灣或被殖民的台灣,很可惜的是,除了台灣歌謠口傳呈現台灣的產業之外,很少有具體的歷史圖像呈現。他希望這次的產業藝術大典,可以開創產業藝術紀錄台灣歷史的新氣象。

◆藝術─本土創作仍占少數

  蘇振明教授進一步指出,過去真正透過政策留下台灣產業圖像,是在日治時期的「台展」與「府展」;前輩畫家郭雪湖等人留下了台灣的勞動、產業圖像。而林玉山在一九四二年的「改良蔗作海報」,則是具體凸顯產業的作品。

  另外,蘇教授也論及國民黨來台的初期,以李石樵為主的民生主義藝術創作,描繪了戰後的重建;而在此其間由聯合國資助的農業復興委員會,則是出版了「豐年」雜誌,「豐年」雜誌裡有兩位前輩畫家藍蔭鼎與楊英風參與編輯。

  藍、楊兩位前輩藝術家經常下鄉田調,親身感受台灣各地的生產生活,因此,藍蔭鼎留下了「養鴨人家」等膾炙人口的畫作,而楊英風則是透過版畫漫畫插畫,呈現台灣各地的農村景致。在此次展覽中,將呈現楊英風在當時的重要作品,諸如神農氏版畫、豐年樹漫畫、水果攤插畫、割稻、驟雨銅雕等等作品。

  蘇教授強調,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後,描寫台灣生活景象的藝術創作也隨著台灣菁英慘遭屠戮,日漸衰微了,直到一九七○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台灣在政治與文化的尋根運動興起,才有相關的藝術創作產生。李前總統主政後,在倡導立足台灣的理念下,才有回歸本土的藝術風潮。

  雖然此次展覽十分盛大,但蘇教授還是感嘆關懷本土產業的藝術創作依然占少數。他表示,台灣知名畫家不下數千位,而畫筆下能展現台灣風貌的僅有數百人,而能呈現台灣產業的也僅數十人。他希望此次的展覽,可以讓台灣產業藝術持續加溫,台灣藝術創作者更用心去關懷我們生長的土地。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