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河水順著綠苔包覆的攔沙壩橫向攤開,嘩啦嘩啦如少女髮絲般垂落,儘管只有不到三公尺左右的落差,雷霆萬鈞的激湍淙淙仍揚起紛飛的白沫,將原本因沙洲暴露而分割為三的河川重新匯集成潭。巴洛克式建築的三拱門拱橋就這樣以優雅簡鍊之姿跨越其上,陽光且漫不經心,將對岸櫛比的屋舍連同舉起的雲彩繽紛,全部投影傾覆水面。
河流淤塞 航運沒落
以三座相連的彩虹為造型,作為早期對外交通重要孔道的拱橋,建於一九三二年,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悠遠歷史。儘管今日密集的車流早已為新建的三峽大橋所取代,前往祖師廟的信眾也大多選擇古意盎然的長福橋漫步走過,同樣跨越三峽重要河流三峽溪的舊拱橋,依然是進入三峽最醒目的地標吧?佇立其上可以獲得絕佳視野,橫陳在眼前的風景彷彿瞬間將小鎮的百年滄桑開啟,鳶山以鷹揚之姿聳立在上游末梢,街市新舊建築則密集錯雜在岸邊綿延。
不過當年拱橋的落成也間接宣告了三峽水運時代的結束吧?清代時淡水河的大型船隻可從淡水港經由三峽到大溪,當時熱絡的航運與貿易造就了三峽老街的無限繁華,而三峽溪的船運碼頭就在今天的宰樞廟前,其盛況可以想見。日治中期後河流嚴重淤淺,至一九二五年桃園大圳完工,大漢溪水流更幾近枯竭狀態,航運自此完全沒落消失。
三溪匯集 捲起千堆雪
早先以內陸航運而興盛,崛起群山與溪流交錯之間,位於台北縣西南方的三峽鎮,可說是一座新舊交替的城鎮吧?有古樸依舊的老街,也有迅速竄起的大樓公寓,更有號稱東方藝術殿堂的祖師廟,三峽的魅力多年來始終未減。
話說早先稱為大嵙崁溪的大漢溪,流經桃園大溪之後,在此與舊稱狗穴溪或三角湧溪的三峽溪及橫溪匯合,捲起千堆雪般的洶湧波濤與白色浪花,當地漢移民即以閩南語將此地命名為「三角涌」,或根據泰雅族語音譯為「三角躅」。日治時期提倡地名簡化,由於閩南語「三角涌」的讀音與「三峽」的日文SanKiyou近似,而於一九二○年改名為三峽。
十七世紀之前的三峽,平原為平埔族的武撈灣、擺接、霄裡、龜崙四社所共有;山區則散居了以游獵為生的泰雅族,聚有大豹、詩朗、悉格等社。十八世紀漸有來自福建泉州安溪的漢移民,至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即西元一六八五年,泉州人陳瑜進墾三峽,在三溪匯流的三角沖積平原上拓墾成莊。此後移民日多,相繼開發八張、中埔、礁溪、橫溪等地,他們在此胼手胝足,種植稻米、茶葉、樟腦等經濟作物,使荒野成為阡陌良田。今天橫溪寬廣的介壽路旁,仍完整矗立的雙落三護龍式傳統閩南古宅「蘇萬利祖厝」,即足以見證早期移民蓽路藍縷的開發成就吧?
古剎密集度冠全台
今日熱鬧喧囂的三峽市街即清朝乾隆年間,先民渡海來此屯墾的發跡地。清朝乾隆三十四年即一七六九年,三峽溪旁首建長福巖,即大家耳熟能詳的清水祖師廟,成為當地居民最主要的信仰中心,此後更以祖師廟為中心向周圍拓墾開發。乾隆四十年續建「興隆宮」供奉天上聖母,四十二年建「宰樞廟」供奉玄天上帝,五十年即一七八五年建奉祀土地公的「福安宮」,而最南側與八張交界處,也有一座土地公祠。所謂「街頭街尾土地公」,三峽市街就在兩座土地公祠之間迅速發展。而方圓二里之內,竟有四座超過二百年的古剎,也為全台所僅見。不過三峽街市的大致成形應在清朝嘉慶初年,當時的商店市集即今日民權街附近一帶,以及自祖師廟旁的長福街與民權街交口處開始延伸,往西南方向至三峽溪支流中埔溪為止。
三峽民權街是台灣目前現存最完整的老街,與大溪老街相同,均為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所完成的「大正型建築」。民權街原名三角涌街,其南段長二百六十公尺的街上,有一百多間古老街屋相連,是三峽最早的市集中心。今日漫步綿延不斷的紅磚拱廊之間,面對彎曲起伏的氣勢與繁複多變的造型風格,無論牌樓或列柱或匾額或女兒牆等,在在多令人驚艷不已。一九九一年經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保護,成為我國第一個市街型態的古蹟,不過當地住戶卻因此無法拆遷改建大樓,而引發了一連串抗爭。
老街樓身原本沿用閩南原鄉傳統狹長深邃的店舖建築形式,兼具商業和居住的功能,至一九一六年,殖民當局下令「市街改正」,將曲折的街道拉直並拓寬路幅,原有的「亭仔腳」騎樓和部份室內拆退,重新起造磚拱騎樓並裝飾華麗的三拱式牌樓立面,使整條市街呈現整齊劃一的風貌,以及「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其間多少也摻雜了日本江戶時代蕃主家紋的圖飾。而本地匠師在耳濡目染之下也紛紛仿效,造成閩南式屋身卻以巴洛克風情作為立面的奇特現象。
三峽老街 時光倒流
早先老街兩側商店林立,有染坊、製材所、茶行、打鐵店及著名的三角涌米粉店等,儘管少數瓊樓玉宇早已不堪歲月侵蝕摧殘,在「危樓」告示前呈現斷垣殘壁的容顏,但大致仍保有舊時的風貌,見證三峽曾經擁有的輝煌璀璨。探訪三峽老街,不僅可以進入人情味濃厚的打鐵店,親身體驗鼓風爐熊熊烈火的熱力;也可一窺傳統染坊踏石碾動的場景,強烈感受三○年代時光倒流,凝結在現實與記憶深處的歷史情境。
今天的秀川街與清水街則以「後街」姿態沿著三峽溪延伸,錯落的房屋與蜿蜒曲折的窄小巷弄即三峽最早的聚落「公館尾」,清朝乾隆初葉即有李國開在此落戶開墾。位於秀川街上的「宰樞廟」且為李姓族人所集資,創建於乾隆四十二年即一七七七年,供奉玄天上帝,又稱「上帝公廟」,廟宇古舊且燕尾簡潔有力,格局有正身卻無護龍,至今仍保有古樸的外觀。其特殊之處在於門框有精緻的木條刻花,正門設有三座門,門的裙板與條木均附有雕刻,堪稱藝術的精品。牆面則為水泥內包泥土與稻草而成,而以藍白漆成二小格一大格的磚形,在台灣大小廟宇中也極為罕見。
堪稱為「雕刻藝術的博物館」或「民間藝術的殿堂」,遠近馳名的三峽祖師廟原名「長福巖」,最早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即一七六九年,奉祀安西原鄉的守護神清水祖師。按清水祖師俗名陳昭應,閩南人多稱其為「烏面祖師」,民間則通稱「祖師公」,而據說祖師經常落鼻示警且靈驗非常,因此又有「落鼻祖師」的稱號。
祖師廟 民間藝術之最
長福巖初建時僅為一座小庵堂,道光十三年即一八三三年毀於地震,首度重建後才稍具規模。至一八九五年又遭日軍焚毀,四年後在地方士紳籌畫下二度重建,改為單簷燕尾式三川中殿的合院兩進式廟宇,日治時期的「三角涌公學校」且在廟內授課。一九四七年第三次重建則由當地藝術大師李梅樹教授主導,融合歷史文化與宗教藝術做整體的設計規劃,由於他深厚的西畫素養,使祖師廟更注入西洋美術的色彩。
祖師廟整體屬於「回」字形的佈局,以前殿、後殿及左右兩護室構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建築則以木為頂、以石為基,採五門三殿式的格局,廟頂層層疊疊,脊上剪黏或雕塑等裝飾也都富麗堂皇。廟內則無處不雕、無處不琢,牆壁全部採用石材,且以台灣觀音山所產的觀音石居多,各種石雕技法或內容皆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據說師傅中也不乏國寶級的人物,堪稱民間藝術之最。而木雕則選用上等檜木或樟木,完成後再依次以白色、紅色、黃色的底漆漆上,並貼上金箔以彰顯金碧輝煌的氣勢;據說目前整座廟宇已貼去數百萬張的金箔紙,工程之浩大可以想見。
清朝同治十二年即一八七三年,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馬偕牧師沿著淡水河抵達三峽傳教,並創設教堂,經過多次遷移及重建,目前坐落在民權老街末端的南橋橋頭,樸拙的外觀頗引人側目。此外,日治時代為方便行政管理而於一九二八年興建的「庄役場」,今日已改為「三峽歷史文物館」的中山路上古洋樓,以及擁擠的市場內過去作為「三峽信用購買販賣組合」僅存的農會老建物,也都洋溢著濃郁的悠悠古風,值得細細鑑賞。
回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