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的現代油畫發展早期具代表性的一百六十多件作品,即日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的「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中大規模地呈現。這也是東亞地區各國博物館首度參與合作的展出計劃,探討東亞區域等不同國家,藉油畫發展過程探索各國不同歷史變化中,有著怎麼樣的同質性與差異存在。
「對於東亞許多國家而言,回顧近代史的發展,都是一個不愉快的過程。」韓國國立藝術研究所教授李仁範表示,許多國家都有戰爭、被殖民的經驗,而各地的文化如何在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到發展出自己當地的風格,都經歷相當多的努力。
「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由日本靜岡美術館發起策畫,獲得中國大陸、韓國、台灣多家美術館的參與。經歷了四年的策畫後,去年在靜岡美術館推出,並巡迴日本各地展出。靜岡美術館館長吉岡健二郎表示,展出中所謂的東亞地區,指的是東亞這些屬於漢字文化圈的文化版塊,這些地方在早年受到西洋繪畫技法的影響,在繪畫上發生的變革,以及這些地區之間因此而生的對話與關連,正是展出所要突顯的。
在這段期間,可以見到東亞油畫發展早年許多重要的關建人物,是往歐美留學的藝術家或教育人士,回到家鄉後組成畫會或學校推展西方的繪畫思考與技法。而由於台灣、韓國曾被日本殖民,格外可以見到許多重要的畫家赴日學習經日本消化後的西洋繪畫體驗的情形,而不少在當地發展日本的油畫家也擔任了交流推動的角色。
不同東亞國家的油畫發展脈絡,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他們普遍在受到西洋繪畫影響的情形下,同時也尋求一個油畫在地化與民族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在西方油畫的技法下,不論中國大陸、日、韓及台灣,都嘗試在其中融入當地的地方文化特色,並建立某種特殊的自主性。
「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在整個籌備期間經歷了相當的困難才完成。首先,靜岡美術館在策劃過程中,一度因為日本泡沫經濟的影響使得進度延後。
另外,在日本展出之前,因為在展出中以地區分為四展區,其中將中國與台灣同時列出,引起大陸方面的抗議。後來經溝通後,日本展場的標示則將全部的國名去掉以避免爭議。但是展出因學術的堅持還是留下台灣的名稱。
展出中出現不少相當特殊的展品,像是有一面牆展出九張台灣前輩畫家包括李梅樹、劉錦堂、李石樵...等人的年輕時期自畫像,這些全是他們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時,必須研習的自畫像製作。這些作品全留在東美,因為這次展出才特地出借。
回前頁
|